被拐十年的“小老鼠”(化名)终于找到了。
十年来,父母和警方从未放弃寻找。
“小老鼠”被拐时才3岁。
这十年来,孩子随着长大,容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难找到了!和成千上万被拐儿童的家长一样,“小老鼠”之父桂宏正在全国各地“一张嘴两条腿”寻找。
几乎没有办法找到他的孩子;这起案件也成为了所有涉案民警心中的一个心结,任何相关的消息都牵动着孩子亲生父母的心弦。
经过警方的不懈努力,借助腾讯“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小老鼠”终于被找到。
2019年5月3日晚,央视《等着我》栏目报道了这个十年寻家案例,以及提供AI技术支持的腾讯团队和背后的故事,展示了互联网公司的AI+公益事业。
持续创新和投资。
(桂宏正面)千万级数据检索准确率超过99.99%,解决了警方“大海捞针”找人的难题。
据公开报道,我国每年新增失踪人员达数百万。
由于人口众多,流动节奏加快,一旦错过了寻找失踪人员的黄金时间,搜寻只能从市县适龄人口中进行,搜寻规模至少为数十万。
如果搜索范围进一步扩大到省级,搜索规模将急剧扩大到1000万以上,对比难度堪称“大海捞针”。
为了帮助警方提高寻人效率和准确性,腾讯优图实验室依托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多年的积累,不断迭代人脸检索技术,增强人脸识别能力,协助警方快速比对海量数据。
的人脸数据。
,锁定并匹配可能的失踪人员。
随着人脸识别算法的不断迭代优化,腾讯海量数据检索能力准确率已超过99.99%,毫秒级可检索千万张人脸,大幅提升走失人员匹配的准确性和速度。
可以减轻警方寻人压力,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帮助更多家庭团聚。
截至目前,腾讯优图已协助福建、四川等地警方打拐寻人。
其中,帮助福建省公安厅“关心你”防丢平台寻人100余人;截至2020年10月,QQ接入腾讯优图“天眼寻人”功能,累计帮助寻人100余人。
通过多年公益招聘的积累,腾讯充分发挥了技术的社会价值,让人工智能为社会带来更多可能性。
首次跨年龄识别寻人,在多名被拐10年的儿童寻回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往的寻人案件,大多是在人员失踪后短时间内找到的。
此次,腾讯协助四川警方严厉打击历史积压的拐卖案件。
除了人口基数和地理位置之外,另一个需要克服的困难就是时间。
央视《等着我》栏目报道的孩子都被拐骗了10多年,而这段时间是人生中人脸变化最剧烈的阶段。
只有几张模糊的婴幼儿照片成为了这次家庭搜寻的一部分。
唯一的线索。
然而跨年龄识别本身就是学术界的一大难题,而且该项目中失踪儿童的年龄均在10岁以上,这对算法模型和数据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依托腾讯海量数据,腾讯优图首创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重点解决失踪人员场景中婴幼儿被拐的情况。
为了充分从数据中学习人脸自然的跨年龄变化,腾讯优图在DDL(分布式蒸馏学习)学习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正则化迁移学习策略。
基于该策略,算法模型可以充分进行跨年龄人脸识别学习,从而使困难的跨年龄识别变得更加可靠和准确。
今年以来,腾讯优图通过守护者计划平台与四川警方密切合作。
经过近一年的资源投入和优化调整,已进行上千次模型训练,完成5个版本更新。
最终版本成为了具有数千层复杂结构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将跨年龄识别准确率提高到近96%。
(腾讯优图实验室李博士)通过将被拐儿童的童年照片与海量数据库进行比对,腾讯优图帮助警方找出了与失踪儿童最相似的五名。
最终的DNA验证结果证明,许多被打的孩子都在腾讯优图的人脸比对结果中名列前茅,其中包括央视《等着我》节目中报道的“小老鼠”。
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让警方的人工大海捞针成为过去。
(桂宏和他的妻子)践行技术的美好理念。
腾讯AI有温度。
作为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腾讯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发挥自身能力和技术优势,践行科技向善的理念,推动社会进步。
在人工智能领域,腾讯始终坚持从用户价值出发,不断通过AI应用场景创新解决社会问题。
此次为警方提供技术支持的腾讯优图团队是腾讯顶级AI实验室,专注于计算机视觉研究与实现。
拥有超过一项全球专利,并已在LFW、MegaFace、MOT Challenge等多个国际人脸识别数据库中使用。
比赛过程中不断刷新纪录,领先全球的人脸识别技术为现实场景应用提供了保障。
为提升AI技术的普惠价值,2020年6月,腾讯优图、腾讯云联合腾讯志愿者正式发布“优图天眼行人追踪解决方案”,进一步将技术更广泛地应用到社会,通过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科技向善的价值主张,帮助更多人找到回家的路,实现更多家庭团聚的梦想。
腾讯AI已成为一个时间文件夹,连接着跨越十几年、数千公里的时空。
未来,腾讯将继续通过守护者计划平台帮助警方打拐寻人,让AI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