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手机黑产业猖獗:人均损失超万,90后受害最多

时间:2024-05-20 01:55:30 科技赋能

近日,一篇文章《一部手机失窃而揭露的窃取个人信息实现资金盗取的黑色产业链》引发公众关注。

文章讲述了信息安全官员专家在手机被盗后,信息和资金被盗的故事。

事件。

事实上,不法手机厂商早已瞄准了移动支付。

即使手机没有丢失,用户信息和财产的安全也会受到威胁。

《上半年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显示,上半年,手机首赔共收到手机诈骗举报,其中诈骗举报数量为提交理赔申请。

涉案总金额高达9000元,平均每人损失7元。

该报告由手机卫士、政企安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发布。

报告显示,在所有提交理赔的欺诈举报中,财务管理占比最高,为26.7%;其次是虚假兼职和赌博,分别占 18.2% 和 12.0%。

从涉案金额来看,理财诈骗金额也最高,达到4万元,占比35.0%;其次是冒充身份诈骗,涉案金额4万元,占比24.8%;赌博排名第三,涉案金额1000元,占比17.3%。

从举报用户性别差异来看,男性受害者占58.8%,女性受害者占41.2%。

男性的受害者比例比女性还要高。

按人均损失计算,男性遇难者为6元,女性遇难者为6元。

从被骗网民年龄层来看,90后手机诈骗受害人占全部受害人的38.1%;其次是2000年代出生的人占28.9%,1980年代出生的人占22.3%。

但从损失金额来看,80后及以上人群的人均损失较高。

报告还披露了其他非法手机网络的现状,包括骚扰电话、垃圾短信、钓鱼网站、恶意程序等。

报告显示,在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方面,上半年,全年,手机卫士为全国用户识别拦截各类骚扰电话约98.3亿条,平均每天识别拦截骚扰电话约5000万条;为全国用户拦截各类垃圾短信约74.9亿条,平均每天拦截垃圾短信约1000条。

在钓鱼网站和恶意程序方面,上半年,安全大脑为全国用户拦截了约8亿次针对PC和移动设备的钓鱼网站攻击;手机卫士为全国手机用户拦截约19.8亿次恶意程序攻击。

次,平均每天拦截手机恶意程序攻击约8万次。

如何防控非法手机生产?相关负责人表示,非法生产手机是一种新型网络犯罪,关键在于技术对抗。

据悉,安全团队依托十余年深厚的网络攻防经验、海量安全大数据、全面的威胁情报等安全能力,打造了一系列安全分析响应平台、金融反欺诈平台、反电信诈骗平台等,用于网络反诈骗、反赌博、扫黄打非等黑灰产品的识别、检测和拦截。

此外,正在筹建新的网络犯罪研究所,未来将持续运行,形成抵御互联网非法信息传播的安全能力,维护用户移动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