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用户优质内容需求增加、产业工业化水平提升、互联网+等因素影响下,突发事件下,娱乐内容产业呈现出价格降低、品质提升、创新增强等新发展趋势。
对这些变化的科学研究和总结,对于研究用户文化消费趋势、深入了解用户需求、研究行业发展方向将起到重要作用。
12月19日,在腾讯视频内容生态大会上,腾讯视频主编总经理王伟介绍了《腾讯视频年度指数报告》的内容,并会见了腾讯视频副总裁王娟、腾讯视频应用产业技术部总经理李大任、腾讯视频视频会员业务部联合总经理何毅发起指数报告发布。
报告涵盖电视剧、电影、节目、动漫、儿童、纪录片、doki、短视频、家庭大屏、WeTV等10个章节,并设有“云抗疫”专题章节。
基于提取反映用户真实需求的行为数据,腾讯视频年度指数报告结合关键内容、市场热点、用户调查,从现象到理论总结各个视频领域。
也帮助娱乐行业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察行业格局。
提供了重要依据。
电视剧:精品化趋势加强。
现实题材剧引发全民热议。
今年以来,电视剧行业呈现出整体质量提升的健康发展态势。
影视产业生产持续升级,电视剧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报告显示,电视剧市场去产能趋势明显。
今年腾讯视频上线的电视剧数量较上年减少了18部。
但剧集创作水平有所提升,优质剧集提高了用户观影兴趣。
2018年,腾讯视频人均日观看电视剧时长增至0.9分钟,同比增长10%。
从剧集类型来看,面向大众圈子的现实题材剧成为近一年来电视剧市场的主力。
像《三十而已》《安家》《摩天大楼》这样探讨现实话题的优质剧集,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共情。
女性人物与女性问题掀起民众讨论热潮,“她的力量”全面显现。
通过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和深刻的用户洞察,腾讯视频结合平台运营经验,在今年的年度指数报告中提出了电视剧突破的行业规则——看剧的“爱”规则,即观众最感兴趣的是高质量的内容。
从卖点出发,注重口碑、注重故事、注重品质、忠于共鸣,只有深入到剧作创作的各个方面和细节,才能赢得用户的青睐。
同时,名场面和预告片成为《修真》系列的双刃剑,吸引了90%的用户观看整部影片。
电影:院线电影度过了寒冷的冬天。
网络电影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影院的网络电影数量急剧下降。
用户的观影需求大规模转向线上,网络电影迎来爆发期。
院线电影方面,下半年上映的优质影片在视频平台上映后表现同样出色。
《八佰》《姜子牙》等影院大片极大地拉动了视频平台的流量,带来了期待已久的在线观影体验热潮。
而已经到了提质减产的行业拐点的网络电影也稳步前进,《倩女幽魂:人间情》《鬼吹灯之湘西密藏》的票房已经突破了4000万。
截至11月30日,腾讯视频今年票房过千万元的网络电影共有15部,腾讯视频全年总票房达到4.93亿元。
指数报告数据显示,腾讯视频网络电影中男性用户占比近70%。
与用户结构相对应,奇幻、喜剧、冒险是最受欢迎的网络电影类型。
值得注意的是,《聊斋系列》网络电影的女性用户比例高达65%,远高于整体网络电影市场的女性用户31%。
它打破了网络电影只能生产男性向内容的传统观念,实现了颠覆性突破。
根据用户调查数据,腾讯视频还在报告中公布了用户最期待的网络电影题材,以及观看网络电影的核心驱动力:爆笑喜剧、寻宝冒险、女性奇幻、聚焦现实等。
成为用户期望值最高的四大品类。
流派主题;在“观影六大驱动力”中,女性更容易被名场面、好看的明星所吸引,而男性则更忠于IP。
节目:优质内容先发效应明显。
热门歌曲“三法则”懂用户需求。
受疫情影响,今年综艺节目线下录制限制增多,节目产量大幅下降。
报告显示,腾讯视频2018年上线节目32个,较2018年减少32个。
行业整体延续数量下降、质量提高的大趋势,节目人均消费时长由35.19分钟增加去年为 36.08 分钟,今年为 36.08 分钟。
用户对于陪伴和放松的需求只增不减,优质内容的头部效应依然明显。
内容上,《演员请就位》《明日之子》《脱口秀大会》等颠覆性创新综艺N代改革再度启动,热度不断提升;探索新IP让百花齐放,《德云斗笑社》等节目不断探索综艺与相声、潮流设计、直播带货、独白剧等元素的边界与融合,让主题将该计划推广到各个领域。
与此同时,衍生节目已成为头部综艺的标配,并与IP用户活跃度相关。
指数报告数据显示,一款衍生程序将用户活跃度提升至3.65,而五款衍生程序将用户活跃度提升至4.33。
衍生节目越多,用户活跃度越高。
面对圈层用户的需求,打造爆款节目没有固定的公式,但有通用的规则。
腾讯视频在指数报告中将其概括为通用的“三法则”:态度、笑点、CP(人物关系),即独特而鲜明的态度和个性表达、喜剧(戏剧)情节呈现、羁绊和化学反应。
人物之间产生的关系是节目的亮点,也是节目成功的重要因素。
动漫供给超过需求,形成超倍数强势结构。
儿童动画因寓教于乐而蓬勃发展。
更多、更精、更长是今年指数报告动画章节的三个关键词。
从数据来看,2017年腾讯视频动漫频道连载漫画数量增至76部,国漫连载数量稳步增长。
另一方面,腾讯视频动漫频道人均日播放时长为32.2分钟,同比增长15%。
用户追范更加热情。
从内容结构上看,中国漫画作品已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超级IP《斗罗大陆》三年来持续更新,浏览量创下全网记录,全年持续领跑人气。
顶级IP带动市场热度的同时,科幻、喜剧、女性等多元化题材也在全力发力,共同打造国漫新标杆。
除了内容之外,观众对优质作品的喜爱也延伸到了OST、声优、虚拟偶像等与IP相关的各个方面,助力国漫IP的影响力不断突破圈层。
面对日益庞大的儿童市场,国内儿童动漫加速品类拓展,全面成长。
在今年指数公布的儿童动画年度播放量榜单中,经典IP依然占据儿童动画榜首位置。
与此同时,《超迷你战士》《超级小熊布迷》《神奇的朋友_咖宝车神》等国产新动画也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国产动画作为重要的少儿视频内容,以丰富的知识延伸了优质内容的价值,成为陪伴年轻观众成长的“好朋友”。
指数报告显示,腾讯视频不仅提供丰富的儿童内容,还关注儿童智力开发,构建五维知识体系,娱乐与学习相结合,助力儿童全面成长。
此外,国内儿童内容生态全面升级,孵化出动画、儿歌、真人节目等多元化内容,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维度的儿童需求。
纪录片:用影像记录世界上最深刻的情感。
年轻、创新的作品不断涌现。
用影像记录世间最深刻情感的纪录片,今年仍然主要被高水平人士观看。
同时,他们也在年轻用户中实现了持续粉丝,95后用户占比超过40%。
在今年的指数报告中,贴近生活是纪录片品类的明显特征之一。
美食题材凭借高人气领跑纪录片影响力指数榜单,多元现实精品口碑良好。
中国纪录片占据纪录片口碑榜的70%。
用户年轻化的趋势也带动了创新形式和模式的新纪录片不断涌现,并受到广泛好评:首部戏剧式历史纪录片模式《风云战国之列国》成为最受会员欢迎的纪录片,也是腾讯视频年度最佳纪录片。
突破性纪录片。
此外,纪录片的多元化品质保证了内容的质量,这也带动了用户观看和付费意愿的提升。
短视频强势崛起,用户趋于年轻化。
Doki、家庭大屏、WeTV生态产品稳步发展。
随着短视频行业进入成熟稳定发展期,短视频用户规模和短视频内容快速上升。
今年的短视频篇显示,腾讯视频的短视频用户占比为61%,其中2000年以后出生的用户占比最高。
年轻用户作为主流消费群体的品类特征,也促使一大批灵魂有趣、技艺十足、网络审美的创作者脱颖而出。
此外,长期与短期相互促进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指数报告数据显示,IP内容的消费量和时长占比50%,年轻人聚合IP内容最多。
doki社区作为粉丝爱的出口,汇聚了志同道合的年轻群体。
从备餐到公益活动,我们不断从多个角度强化艺术家的影响力。
粉丝们带着N种技能、展现自己的创造力来支持艺人,产生了大量的粉丝自制视频、应援歌曲、手绘杰作、精美文章等。
此外,粉丝文化日趋成熟,多元化集团公益能力日益凸显。
指数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粉丝以偶像之名加入公益行列,通过直播捐款、捐积分、购买农产品、挑战问题等方式支持公益项目,让“爱”展现出更大的意义。
价值。
从终端来看,合家欢乐是老少皆宜的大屏内容消费的主要特点。
家庭大屏终端已经成为家庭沉浸式视听娱乐的首选,越来越多的年轻用户正在回归客厅场景。
随着年轻用户群体的增长,游戏和动漫内容急剧增加。
同时,指数报告显示,技术创新为大屏带来流量红利。
年轻人不仅追求大屏的黑科技,更期待通过大屏获得更多可玩性、互动性的娱乐体验。
在海外市场,中国内容海外发行规模不断扩大,花流内容消费量成倍增长。
今年,WeTV同步上线的《三生三世枕上书》《传闻中的陈芊芊》等古装题材深受海外用户喜爱,中国故事海外影响力稳步提升。
指数报告数据显示,WeTV用户数较去年增长%+,总观看时长增长%+,覆盖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数已成为中国内容走向世界的稳定桥梁海外。
专题文章:让“流量”散发正能量。
云上战疫凸显平台社会价值。
优质内容服务体现视频平台用户价值,云上战疫是视频平台的社会责任。
在今年的指数报告中,云端抗疫的“各种”方式都汇聚到了最特别的篇章。
从发起“在家上学”计划、开展“湖北人免费观看”展览,到推出线上抗疫页卡、制作抗疫公益视频、推出抗疫歌曲,视频平台充分发挥了发挥平台优势,聚合优质资源,在今年的防疫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
在控制工作、满足用户家庭娱乐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体现了平台巨大的社会价值。
此后,腾讯视频连续四年发布年度指数报告,并基于前沿趋势不断扩大报告覆盖面、丰富报告数据维度。
腾讯视频年度指数报告通过站内站外多元化数据分析,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娱乐行业,包括用户行为、用户画像、收视数据、媒体数据等领域,同时也从行业角度揭示了行业的发展趋势。
现象。
未来,腾讯视频将在打造综合视频平台的目标下,持续赋能全产业链,推动行业健康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