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ETCP智慧停车产业研究院与第一财经联合发布的《智慧停车行业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心指出,随着汽车数量猛增,停车问题日益严重。
一方面原因是停车位不足,供需矛盾严重;另一方面,传统停车场也存在“小而散”的突出问题,车位利用率低。
这加剧了供需矛盾,也导致用户停车体验难以提升。
(传统停车场大多规模较小,依靠人工收费)《报告》指出,目前停车行业集中度很低,经营管理企业数量较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
以北京为例,有注册停车场,3家以上物业管理公司、停车管理公司参与管理。
其中,最大的停车管理公司市场份额为4.4%,车位市场份额为1.9%;排名前四的停车管理公司合计停车场市场份额为8.5%,车位市场份额不足3%。
《报告》认为,传统停车场存在技术和管理痛点,导致停车场运营企业难以发展壮大,也阻碍了行业价值的提升。
在技??术方面,国内绝大多数停车场仍采用传统的刷卡、收票的出入口控制方式。
ETC、视频识别等智能技术应用不足,智慧停车普及率较低。
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8月,全国所有城市智慧停车场覆盖率不足6%。
其中,84%的城市智慧停车场覆盖率不足1%。
在管理方面,大部分停车场仍采用人工收费,管理手段落后。
停车场承包公司经常将管理权转包给各级收费员。
收费站实际运营过程中存在不少不合理收费现象,“漏、漏、漏”问题难以杜绝。
同期,发达国家的停车场管理已基本进入无人充电阶段。
针对上述问题,《报告》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案在于传统停车场的智能化升级。
在提高停车场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的同时,利用平台的力量,整合分散的停车资源。
开展网络整合,促进停车资源最大限度利用,缓解供需矛盾,改善停车难。
(图取自《智慧停车行业大数据报告》)智慧停车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目前,国内数以万计的停车场已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具备车牌识别、车位引导、不停车电子缴费等能力,使管理和服务更加智能、高效。
同时,车位资源接入互联网后,通过智慧停车平台分流交通,大大提高了停车场的车位利用率,收入大幅增加。
在车主方面,借助智慧停车App,车主可以通过手机搜索附近停车场信息,获得最优停车方案,享受无需停车、快速进出、停车等优质服务体验。
现场智能寻车。
停车过程更加轻松便捷。
(车主通过智慧停车APP寻找停车位)《报告》指出,智慧停车行业目前正从停车场智能化改造的1.0阶段,转向围绕“人、车、车”大数据应用的2.0阶段。
场馆”。
行业已进入快速成长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