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新点作为驱动力,手机行业也是如此。
硬件参数竞争的时代过去后,“全面屏”成为近两年带动手机行业前进的关键词。
从刘海屏屏、水滴屏、打孔屏到各种升降结构设计,如今的手机产品已经非常接近真正的全面屏了。
全面屏之后,探索下一个增长点是厂商需要思考的事情。
在今年的MWC展会上,柔性屏设备无疑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中,除了三星、华为展出的折叠屏手机外,还有一款颠覆人们对手机、可穿戴设备传统印象的努比亚阿尔法软屏腕机。
MWC结束几个月后,努比亚不久前在北京召开了新品发布会,并正式宣布开始开售。
这不仅是全球首款可量产的柔性屏产品,也是首款可佩戴在手腕上的柔性屏产品。
手机。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全新的物种。
炫酷大柔性屏是当前手机发展的趋势。
除了带来相对更好的显示效果之外,更大的屏幕尺寸也更符合触摸操作的需求。
但它毕竟还是一款移动设备,考虑到便携性问题,它的屏幕尺寸还是需要受到限制。
因此,折叠屏手机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保证移动性的同时,以相对合理的方式增加屏幕尺寸。
努比亚阿尔法的产品路径与折叠屏手机有着本质的不同。
从某种角度来说,它强调了设备本身的移动性,让屏幕尺寸尽可能的大。
因此,它选择了腕式手机,并采用柔性屏方案,保证屏幕足够大。
大的。
规格方面,该产品配备了4.01英寸柔性AMOLED显示屏,分辨率为×,屏幕像素密度为ppi。
戴在手上的效果是,从正面到两侧,它的屏幕基本上可以覆盖我们的手腕上部,比目前你能看到的所有智能穿戴设备的屏幕都要大。
与可穿戴设备相比,除了带来更大的显示面积之外,更大的屏幕及其可弯曲性,由于其更宽的视角,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疲劳感。
值得一提的是,努比亚阿尔法还新增了弹幕展示功能,可以独立编辑一些文案,非常有趣。
考虑到实际使用中的使用寿命问题,这款产品在屏幕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其表盘采用镜头级聚碳酸酯材质(9%玻璃纤维+PC),底座采用不锈钢材质。
据官方介绍,其柔性屏结构多达11层,但模组厚度仅为0.64毫米。
是传统液晶屏的1/2、曲面屏的1/3,可进行R15动态弯曲,弯曲半径为15毫米。
用更直观的话来形容,努比亚阿尔法在±45°左右扭转时的表面硬度为7H,整机抗冲击能力为0.2J,与iPhone XS的硬屏比较接近。
官方给出的额定值为R15,在半径范围内可以弯曲10万次,所以你不用担心它的寿命。
作为努比亚阿尔法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手环不仅起到为机身主体提供支撑的作用,还直接影响用户的实际佩戴体验。
此次努比亚一共发布了伯爵黑和流光金两个版本。
手镯的加工也存在一些差异。
具体来说,伯爵黑色版本经过喷砂处理,表面采用黑色PVD涂层,而金色版本则经过多重抛光和拉丝处理。
表链、表冠和后盖均采用18K金电镀。
至于我们拿到的伯爵黑版,它的表链摸起来其实很精致,棱角打磨的也比较光滑。
值得一提的是,努比亚阿尔法采用了内锁螺丝设计,表带内侧相邻结构之间的间隙非常小,这也很好地避免了传统表带经常出现的“夹肉”问题。
。
从我们的实际体验来看,手环与手腕之间的触感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另外,努比亚阿尔法手环最贴心的一点就是它采用了免工具快拆设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调节手环的长度。
操作时,只需按住延长锁,轻轻拨动伸缩扣即可,非常方便。
说完多样化控制方式的产品设计,我们来重点看看努比亚阿尔法在应用层面能带来哪些不同的东西。
从智能手机到智能手表,虽然现在很多设备都具备了语音助手,但现实情况是它们在短时间内还很难取代触控操作。
就手机而言,由于其屏幕尺寸相对较大,因此更容易进行一些相对复杂的触摸操作。
不过,如果想要在屏幕较小的智能手表上实现更精准的触控操作,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不容易。
在控制方式上,努比亚阿尔法不仅支持我们现阶段常见的触摸控制,还增加了语音和各种手势控制。
得益于更大的屏幕尺寸,比智能手表更容易进行触摸操作。
为了实现更方便、更快捷的操作,努比亚阿尔法在系统层面做了一些努力。
搭载官方称为α OS(Android 7.1深度定制)的操作系统。
它不再延续当前智能手??机的树状控制逻辑,而是改为一维平面显示屏。
您可以轻松了解所需的各种信息。
图片来自努比亚官方。
在这套系统的支持下,手势控制已经成为阿尔法在努比亚非常重要的控制方式。
最特别的是它带来了富有想象力的截击手势交互。
努比亚在机身正面摄像头对面添加了手势传感器。
您可以通过在空中上下左右滑动来控制屏幕。
除了看起来很酷之外,这种操控方式不仅带来了相比触摸操作更大范围的可操作空间,同时也减少了与屏幕的接触和抬腕的幅度。
举一个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例子,当手指被水打湿时,凌空手势操作显然比触摸更方便。
从我们的实际体验来看,其便捷性和灵敏度表现都比较令人满意。
此外,除了凌空手势交互外,得益于柔性屏环显的特性,努比亚阿尔法还支持两指交互。
您可以使用两指捏合来实现快速返回等操作。
相比目前很多智能手表采用的侧滑逻辑,相对来说更加方便,不再需要一直滑动才能返回上一级菜单。
语音是目前流行的控制方式,努比亚阿尔法自然支持。
它配备了努比亚自家的小牛语音助手,长按机身右下侧的独立按钮即可唤醒。
和大多数语音助手一样,它也支持使用语音查询天气、交通信息等功能。
对eSIM的支持以及足够强大的社交应用eSIM很早就出现了,但是很长时间没有普及。
不久前,中国联通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将eSIM可穿戴设备独立号码服务从试点扩大到全国,而努比亚阿尔法也是中国联通eSIM卡首批试点的智能终端之一。
Geek Choice之前也报道过eSIM。
简单来说,它的优点就是办卡时不用去营业厅,数据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到终端。
更换运营商或终端时,无需取出SIM卡,只需重新下载数据即可。
同时,由于数据全部通过网络传输,易于更新且不受物理卡的限制,因此数据更加安全。
由于北京地区目前不支持一号双终端服务,所以我们这次开卡时选择了独立号码激活方式。
整个开卡过程比较简单。
您只需根据系统提示一步步操作即可。
。
还要提醒想买努比亚阿尔法的朋友,如果你想开双端一号,最好提前查询一下你所在的地区是否支持。
回到产品体验,由于支持eSIM,努比亚阿尔法具备了独立收发短信的能力。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它可以不受网络连接的限制,接收更多信息,提供上网、导航分析等功能。
,发送和接收消息时更加方便。
也正是因为如此,努比亚阿尔法对于社交软件的功能支持比目前大多数智能穿戴设备都要强大。
与智能手表中的社交软件不同,其内置的社交软件是独立的登录方式,不需要依赖手机。
登录后,你不仅可以回复消息、查看和分享静态动态图片和视频,还可以直接用它抢红包、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群聊。
总体来说,相比智能手表,努比亚阿尔法在功能和体验上都更胜一筹。
在移动场景下,显然更加方便。
尤其是对于很多热爱运动的人来说,因为它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健康监测支持,包括心率监测、户外跑步、步行等常用功能,有了它,出门就可以锻炼身体。
旅行时,您不再需要携带较大的手机。
在这种场景下,它可以很好地充当手机的替代品。
其实我们在介绍社交软件的功能时也提到过。
由于努比亚阿尔法在机身正面设有摄像头,因此可以很好地完成视频通话的任务。
另外,由于它的摄像头达到了100像素,拥有f/2.2光圈和82°广角,因此它也可以作为拍摄工具。
努比亚阿尔法拥有全触摸拍照功能。
使用手机过程中,您可以在拍照界面点击屏幕进行拍照,长按屏幕可以拍摄短视频。
更有趣的是它还内置了四种滤镜,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拍摄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它是一款可穿戴设备,但除了自拍之外,它还可以戴在手腕上拍摄周围的风景。
在拍摄其他物体时,您可以将相机对准要拍摄的主体,然后用手指将控制界面拖动到屏幕底部适合取景的位置,然后完成拍摄。
这是非常有想象力的。
。
在图库中,除了查看自己拍摄的图片或视频外,还可以通过社交软件直接分享给朋友。
操作也比较简单。
当然,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主要功能外,努比亚阿尔法还支持移动支付(内置支付宝),你可以非常方便地完成支付。
此外,它还支持我们在智能手机上常见的一些功能,例如天气、地图、日程、秒表、指南针、手机搜索等。
具有前瞻性探索意义的智能设备。
事实上,努比亚阿尔法发布后,关于它的讨论非常多,有赞誉,也有质疑。
喜欢它的人会觉得这是一款非常酷的产品,其独特的外观设计看起来非常酷。
持怀疑态度的人认为,现阶段其应用场景与智能手表相比可能并不具有革命性。
。
图片来自官方产品。
体验过后,在极客选择看来,虽然正如我们在文章前面提到的,在一些功能上还需要优化和完善,但作为对未来产品形态的预演,无论是充满想象力的手势操作,社交软件、单机导航、拍照等功能,包括打电话、音乐、语音助手等小亮点,努比亚阿尔法的这些理念和想法都是值得肯定的。
关于折叠形态的讨论,目前手机行业有两种做法。
一是只有概念,等到有成熟的解决方案才跟进。
二是敢于践行理念先行。
努比亚无疑是后者。
这里我们不去评判对错,但毫无疑问,行业的发展需要有人去承担风险,这为行业提供了一些思考和参考。
在软屏腕机的道路上,努比亚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能否成功我们不得而知,但这是努比亚探索行业发展方向的前瞻性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