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字节跳动公益宣布,该平台推出的互联网寻人项目已开展5年,已成功帮助6人。
家庭团聚。
在当天举行的“今日头条寻人”五周年沟通会上,项目负责人表示,“今日头条寻人”已成为国内寻人数量最多的互联网公益寻人平台。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在视频演讲中表示:“我们做公益项目的理念是看重实效,持之以恒。
”他认为,做公益需要很大的耐心,需要长期坚持做正确的事。
此外,张一鸣还向所有参与今日头条失踪人员项目的人们表示感谢。
值此五周年之际,“今日头条寻人”在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的帮助下设立“救助救助专项基金”,为“今日头条寻人”找到但家人在外的走失人员提供经济援助。
贫困、身体残疾或患有严重疾病的人。
据介绍,该专项基金首期投入资金为1万元,根据困难程度,对申请失落人员一次性给予1万元或5万元补助。
北京字节跳动的副总裁和李涛透露,设立这笔救助基金的原因是,“今日头条寻人”团队在定期走访被寻回的失踪人员时,发现很多人因家庭贫困、亲属无能为力而失踪。
照顾他们。
生活艰难,甚至再次迷失。
同日,今日头条寻人也正式启动“斗寻人”计划,依托字节跳动的抖音、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等平台,以更多的技术支持,在更大的场景下帮助走失的人回家。
只要人口流动,就有迷路的风险,寻人永无止境。
据《中国走失人口白皮书()》估计,去年全国每天约有1万人迷路,全年迷路人数达1万人。
该白皮书由中国民生社会救助研究院与“今日头条寻人”项目组在沟通会当天联合发布。
2月9日,今日头条员工通过弹窗发送寻人信息。
五个小时后,家人根据今日头条用户提供的线索找到了失踪的老人。
“今日头条搜索”就这样诞生了。
与过去在电线杆上张贴寻人启事相比,网上寻人的效率大大提高。
李涛表示,“头条寻人”的技术原理是以失踪人员失踪地点为圆心,向特定半径范围内的头条用户推送消息。
该项目寻找失踪人员的最快时间仅为一分钟。
五年来,“今日头条寻人”发布寻人信息超过13万条,目前平均每天发布80条。
根据上述白皮书统计,与五年前相比,我国每年失踪人口数量减少了近75%。
其中,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完善、脱贫攻坚、“头条失踪人员”信息发布等技术能力提升,成为失踪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
李涛认为,除了技术能力外,大量志愿者的参与是寻找失踪者的关键。
据介绍,该项目与民政救助站合作,成立志愿者联盟,邀请公益团体和爱心人士加入寻找失踪人员的行列。
交流会上,五位志愿者讲述了自己的寻人经历,并期待通过“今日头条寻人”帮助更多的人。
“我们做寻人、做慈善,就像字节跳动做产品一样,我们追求务实和创新。
”李涛表示,过去五年来,“头条寻人”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从寻找失踪人员扩大到广义上寻找人员和亲属。
团队先后开展了“两岸寻亲”、“寻找烈士后裔”、“无名患者寻亲”、“寻找战友”、“中华寻根”、 “寻找好撒玛利亚人”。
李涛表示,“头条搜索”将继续用科技连接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