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盘点】2015年耳机耳塞回顾与点评——高端篇

时间:2024-05-22 18:11:34 科技赋能

与随身播放器相比,2015年的耳机市场显然要有趣得多。

不仅有各种各样的新产品,而且像奥菲斯二世这样的传说也重新出现。

各种针锋相对的战斗也频频出现。

你可以毫不犹豫地买买买,也可以袖手旁观。

今年耳机耳塞的回顾和回顾虽然时间不长,但亮点依然不少。

比如各种高端旗舰的涌现,手机耳机、智能耳机也开始出现,也为过去的一年增添了色彩。

很少几个。

昨天,作者给大家带来了《【盘点】年耳机耳塞回顾与点评之中低端篇》(点击进入)。

相信读者也非常关心去年的高端耳机尤其是智能耳机是如何在耳机耳塞行业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的。

现在笔者马上为大家带来2019年耳机耳塞的评测。

以及高端版的评测。

高端耳机百花齐放,热闹非凡。

说到高端大耳机,就不得不提HIFIMAN HE。

之前的旗舰HE6的价格从7000多元跃升至18000元。

可见,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今年在海外获奖无数,这也是不言而喻的。

HIFIMAN HE经常出现在国内的各种实体店和体验会上。

相信很多发烧友都听说过这款顶级的平板耳机。

HIFIMAN还有直升旗舰版,听起来很不错。

我也尝试过使用魅族MX4手机来推送。

它可以发声和聆听。

一副全尺寸平板耳机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Ortiz是除了HIFIMAN之外的另一个平板耳机品牌。

面对HE的强势攻势,Ortiz也推出了LCD4大平板耳机。

价格超过2万元。

外观与其他液晶耳机基本相同。

它们仍然又大又重。

相比之下,HIFIMAN的平板耳机就诚意多了。

HES 和 HE 在外观和佩戴方面都在不断发展。

森海塞尔的新品虽然不多,但分量却很大。

其中之一就是去年底发布的新一代传奇耳机Orpheus。

价格极其昂贵。

虽然不说买,但亲眼看到、听一分钟都很难。

不过,二代奥菲斯的出现也让我们有了新的YY对象。

另一杰作是Sennheiser HD HDS的略微修改和升级版本。

主要的变化是外观从银色变成了黑色,更加耐看。

声音也略有调整,相比高清更容易搭配。

HDS目前已在海外发售。

国内购买目前需要海外代购或者代购。

Astell&Kern虽然是播放器品牌,但也通过与耳机品牌联名的方式推出多款高端耳塞和耳机。

定制耳塞方面,Astell&Kern与JH Audio联手发布了Layla和Angie(今年将发布第二代)。

Layla的声音与JH24非常相似,而Angie的声音则更加平衡。

它们都是优秀的动铁耳塞。

比较知名的耳塞是AK T8iE,是Astell&Kern和拜亚动力联合生产的。

它是一款采用 Tesla 技术的动圈耳塞。

暂时由Astell&Kern独家销售,售价6000多元。

与许多其他耳塞相比,Unit动铁耳塞的价格并不昂贵。

AK T8iE的声音无需多言。

它是一款优雅耐用的耳塞,做工和佩戴性都相当出众。

该网站还在年度耳塞评选中授予AK T8iE编辑选择奖。

此外,Astell&Kern还与拜亚动力合作推出了AK T1P耳机。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它是拜亚动力旗舰T1大耳机的直营版。

阻抗为32欧姆,原生配备平衡耳机线。

AK 玩家平衡驱动器。

铁三角高端Art Monitor系列耳机全新更新,包括ATH-AZ、AZ、AZ、AZ四款新型号,覆盖各个级别。

铁三角的Art Monitor型号的推出价格都比较高,尤其是AZ和AZ,更是让人咋舌。

不过铁三角的高端大耳机一直价格不菲,漂亮的金属碗非常吸引人。

粉丝们还是无视价格,买了。

酒吧。

著名动铁耳机品牌舒尔在年底推出了静电耳塞系统KSE。

由于静电耳塞的插头和驱动方式与普通动圈、动铁、线圈不同,需要专用的耳放大器,因此KSE静电系统由一个耳塞和便携式静电解码放大器组成。

解码放大器可连接手机、PC、音乐播放器等音源。

这个组合的音质和颜值都非常高。

国内售价超过2万元,不差钱。

当地的富豪还不赶紧收购。

智能耳机、名人耳机都在摸索前进。

近年来,一切都可以与智能相关,耳机也不例外。

此类产品在过去一年中也出现过。

他们大多来自善于玩概念的初创公司。

宣传和销售都是基于互联网思维,众筹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耳机到底有多智能,是否需要它智能,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定论,但根据主流理论,只要有无线,有app,就可以称为智能耳机,所以很多蓝牙运动耳机都可以算作智能耳机。

本站还评测了一些蓝牙运动耳机,比如带有运动监测的iriver、Jabra Lamborghini、北驰等,他们的现状类似于看似流行但实际上很尴尬的智能手环。

它们看起来很漂亮,但缺乏实用性。

另一类是创新型智能耳机,例如VOW耳机,它有屏幕、WiFi和操作系统。

简单来说,它们是嵌入 Android 播放器的耳机。

他们不仅可以不用手机听音乐,还具备一定的社交功能。

运行微信等社交软件。

我们先不讨论VOW耳机好不好笑。

至少这种大胆确实需要勇气。

今年另一个有影响力的事件是汪峰推广Fill耳机,直指Beats,目标是超越Beats。

虽然大多数与明星联系在一起的耳机都离不开夸张、炒作等词语,但平心而论,Fill耳机还是非常用心的作品。

无论是工业设计还是声音表现,都比很多手机厂商的耳机要好很多。

而且,Fill耳机发布会的规模也算创纪录了。

话虽如此,无论是尚未定义的智能耳机,还是明星耳机,未来都是不确定的。

能否被市场接受,还得摸着石头过河。

但也正因为如此,相比那些久负盛名的各大厂商争夺音质,所以成功的几率还是要高一些。

相信未来几年,越来越多的智能耳机将会出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