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7日,委内瑞拉遭遇大规模“停电攻击”,该国陷入“至暗时刻”。
遭遇停水停电、地铁、电信被关闭。
服务和网络接入服务中断,超过50%的医院无法启动备用发电机; - 2017年6月17日,阿根廷海岸输电网遭遇不明攻击,导致系统故障,最终导致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巴西4个国家出现故障。
遭遇大面积停电,影响万人以上; ——同年6月17日,《纽约时报》表示,据美国官员称,美国至少从2016年起就在俄罗斯电网控制系统中植入了恶意代码,可以随时使用。
俄罗斯电网遭到袭击。
近期报告显示,国家间的网络对抗日益转向电力、水利、电信等关键民用基础设施和国家工控系统。
在刚刚过去的ISC互联网安全大会上,董事长公司和CEO周鸿祎从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的角度指出,关键基础设施已经成为网络战的核心战场。
关键基础设施已成为“战场的靶心”。
万物互联时代,数字空间的“冲击波”直击物理战场。
今天,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类已进入“万物互联”时代。
无处不在的计算和设备连接了现代人的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
正如周鸿祎在讲话中强调的那样,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一切网络虚拟空间的攻击都可能转化为物理世界的危害。
周鸿祎表示,为什么网络战今天突然变得如此流行?关键基础设施成为核心战场。
网络攻击不再只是为了窃取情报。
他们还可以对交通、能源、金融等基础设施发起攻击,取得比传统行动更大的破坏效果。
全球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军事对抗”和“超强破坏力”使其成为网络战的首选战场。
一、攻击关键基础设施就是扼杀“国家的咽喉”。
关键基础设施领域涵盖国防、航天、电力等领域。
交通、能源、水利、冶金等方面是一个国家的“命脉”。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国家的供水、供电部门遭遇网络攻击,可能会影响亿万公民的生存。
从攻击者的攻击领域可以看出,关键基础设施早已成为各国黑客组织的“活目标”。
2、关键基础设施比想象中更“脆弱”,攻击者往往很容易“得逞”。
然而,关键基础设施非常脆弱。
2018年全球关键基础设施的漏洞较上一年增加了14%,预计2020年漏洞预警数量将继续增加。
事实上,90%的关键基础设施在2018年至少遭受过一次网络攻击。
过去两年。
3、政治和军事攻击目的 与一般互联网攻击相比,针对关键基础设施和工业控制系统的攻击具有明显的军事和政治目的。
尤其是电力、铁路、民航等涉及国计民生的目标,很可能引发整个社会的恐慌、动荡,甚至瘫痪。
同时,也会带来声誉受损、舆论危机、政治不稳定等社会政治问题。
在ISC会议上,俄罗斯联邦国际信息安全协会主席阿纳托利·斯米尔诺夫表示:在网络战时代,俄罗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仅2016年就遭??受了43亿的损失,这一数字增加了57%过去6年,其中87%的攻击源自网络强国美国。
同时,以色列议会外交与国防委员会现任主席阿维·迪希特指出:在当前网络战严峻的背景下,以色列决定成立一个政府机构来处理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防御最重要的部分是国家的金融、电力、交通、航空等关键基础设施系统。
战略基础设施是重中之重。
每个国家的安全机构都应该保护这些最基本的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