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应该有赚钱的能力,但绝不应该是一家仅仅为了赚钱而存在的公司。
我们真正的使命,是利用好科技和创新的力量,让世界经济更加包容、可持续、健康、美好。
”北京时间10月17日晚,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致信全体阿里巴巴投资者,系统阐述了阿里巴巴的使命、边界和对未来的思考。
2020年7月,阿里巴巴宣布成立“五新执行委员会”,协调阿里巴巴生态系统内各方力量投入“五新”建设。
马云指出,随着“五新”战略的推进,零售业被颠覆,新制造正在加速,未来制造业将是“互联网制造”。
这是阿里巴巴集团上市后,马云每年以投资者信的形式与阿里巴巴全球投资者进行沟通的延续。
10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年度股东大会将在香港召开。
2018年上市时,阿里巴巴集团表示,马云和他的合伙人将通过年度股东信与广泛意义上的投资者进行沟通,而不仅仅是业务本身。
对于投资者来说,每年这个时候,马云写的股东信是充分了解阿里巴巴战略思想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马云信中的商业观点和核心思想都被阿里巴巴所接受。
业务布局已全面落实。
马云在2018年致投资者的信中表示,“世界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反应有些过度,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不会影响中国的消费水平。
”这一观点随着阿里巴巴后续业务的发展得到了充分验证;在2018年的股东信中,马云首次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
他表示,“未来三十年,我们将迎来线上、线下、物流数据供应链相结合的‘新零售’,现在,新零售已经成为看得见的落地形式,所创造的新商业场景。
” 2020年7月14日,阿里巴巴探索的新零售产品“盒马生鲜”正式向公众发布,并现场体验了新零售。
今年的股东信中,马云表示,“18年前,我们相信社会商业环境的变化会带来巨大的机遇;今天,我们更加坚信,科技和创新拥有改变和改善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无限可能。
”他认为,阿里巴巴必须为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
这意味着阿里巴巴的使命将通过不断拓展商业可能性的边界,延伸到更广泛的社会领域。
“到2020年,我们希望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为世界创造1亿个就业机会。
,可以服务20亿消费者,可以为万千中小企业打造盈利平台。
”马云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新经济,能够赋能各地的年轻人和中小企业。
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和年轻人分享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喜悦,分享由此带来的创新和机遇;通过科学技术进步。
”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将继续围绕以“新零售”为突破口的“五新战略”发力,在更多社会领域打造新的应用形态。
马云表示,“新零售”带来的全球产业链重塑将改变当今全球化的组织方式。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我们全球化的绝佳机遇;新金融将改善和增强过去三百年的金融体系。
蚂蚁金服将承担起构建21世纪金融体系的责任。
未来新金融的关键能力是基于大数据的数据、信用和风控系统。
我们正在朝这个方向引领金融创新。
在物流领域,马云对菜鸟网络的发展寄予厚望。
不久前,阿里巴巴增持菜鸟网络股份。
马云表示,“10年后,我们可能会面临每天10亿个包裹的挑战,菜鸟必须为这样的未来做好准备。
我们正在整合物流行业的数据和资源,改造物流产业链,实现24小时服务在中国。
”发货有保证,全球保证72小时内送达。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用更好的技术创新物流,让中国乃至全球的小企业消除库存,为新制造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帮助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切,马云承诺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和科技创新的投入,用科技的力量全力以赴投资我国农村发展目前,阿里巴巴拥有0多名工程师和科学家,服务于广泛的用户,而日前成立的达摩院,将阿里巴巴的科技视野拓展到了更前沿的基础科学领域。
一股拉大贫富差距的力量。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科技能够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而不是让科技成为人类生活和工作的敌人。
技术和创新将是阿里巴巴经济的活力源泉,共享和包容将是其核心价值。
”在股东信的最后,马云再次强调了阿里巴巴的边界和使命:“阿里巴巴要做别人不愿意做、做不到,却不得不做的事,这是我们的定位。
”今天的阿里巴巴已经不再是一家纯粹的商业公司,商业上的成功只是我们要承担的责任的一部分。
”附上马云致投资者信全文。
尊敬的阿里巴巴股东: 一个月前,阿里巴巴刚刚庆祝了18岁生日这是一场关于未来的聚会,与过去相比,我们强大了很多,但与未来相比,我们才刚刚成长,对于未来,阿里巴巴充满了想象。
十八年前,我们创业,许下承诺。
三年前上市,我们更加清晰自己的使命。
阿里巴巴应该有赚钱的能力,但绝不应该是一个我们过去三年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实现了一些短期财务目标,但我们真正的使命是利用好技术和创新的力量来推动世界经济。
更加包容、可持续和健康。
好的。
未来 30 年,技术将改变当今世界。
互联网将不再是互联网公司的互联网,而是所有公司的互联网。
我们看到各个领域正在迅速发生变化,互联网相关技术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变革的驱动力。
18年前,我们相信社会商业环境的变化将带来巨大的机遇;今天,我们更加坚信科技和创新为改变和改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无限可能。
如今的阿里巴巴已经不再像一家普通的商业公司那样发展。
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我们必须为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
在18周年庆典上,我们明确提出阿里巴巴将打造互联网经济,让世界各地的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年轻人和妇女参与包容共享的经济全球化。
。
为此,阿里巴巴开展的很多业务和方向都会有所不同。
我们致力于建设这样一个经济的商业基础设施,因为我们必须是一家有远大理想和愿景的公司。
我们看到业务正在发生变化。
电子商务正在向“新零售”转型。
不再有所谓线上线下的区别。
它们最终的存在都是为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在中国,我们已经开始以“新零售”为突破口的“五新”建设,并在阿里巴巴集团内部建立了专门的组织保障体系。
我们正在为未来十年甚至几十年储备能力。
“新零售”带来的全球产业链重塑将改变当今全球化的组织方式。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我们全球化的绝佳机遇。
去年我花了很多时间环游世界,寻求广泛共识。
令我惊讶的是,几乎所有国家都认同全球化新趋势。
我们在全球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成功启动了第一个海外EWTP试点。
不过,相比我们最终想要实现的宏伟目标,我们还需要更快地行动,尤其是大量具有全球视野的年轻人加入。
预计未来我们将在包容性全球化事业上投入大量精力和资源。
新金融将改善和增强过去三百年的金融体系。
全球仍有约 50 亿人无法获得银行的金融服务。
蚂蚁金服将承担起构建21世纪金融体系的责任,通过技术创新让社会金融更加透明和普惠,让全球80%的中小企业、年轻人和女性都能享受到公平的金融服务服务。
未来新金融的关键能力是基于大数据的数据、信用和风控系统。
我们正在朝这个方向引领金融创新。
物流发展是推进全球化的关键领域之一。
近十年来,中国物流业奇迹般地发展。
去年,中国每天有1万个包裹,每天1亿个包裹指日可待。
但我相信,10年后,我们可能会面临每天10亿个包裹的挑战。
菜鸟必须为这样的未来做好准备。
我们正在整合物流行业的数据和资源,改造物流产业链,实现国内24小时保送、全球72小时送达。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用更好的技术创新物流,让中国乃至全球的小企业消除库存,为新制造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助力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增长。
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个机会。
通过拥抱“五新技术”带来的机遇,服务全球中小企业,我们希望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我们希望这个经济体能为世界创造1亿个就业岗位。
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为数万家中小企业打造盈利平台。
阿里巴巴只是这个经济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建设者,但这个经济规模远远大于阿里巴巴。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新经济,让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和中小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购买、销售、支付、运输和旅行;让更多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年轻人能够分享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快乐,能够分享科技进步带来的创新和机遇。
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技术投入和科技创新。
未来,阿里将依靠技术来获取利润,而不是依靠市场规模;未来,阿里将靠创新来赢得市场,而不是靠市场预算。
市场。
我们相信,技术能力将是未来阿里巴巴经济体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阿里巴巴拥有0多名工程师和科学家,我们还将在全球建立研究机构。
目的是为商业世界提供高效、普惠的基础设施,寻求数据时代的技术解决方案。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科技能够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而不是让科技成为人类生活和工作的敌人。
科技和创新将是阿里巴巴经济的活力源泉,共享和包容将是阿里巴巴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希望阿里巴巴受到尊重,不是因为我们的收入和利润有多大,而是因为我们能为世界和未来、为我们关心和爱的人创造持久的价值、解决现实问题。
我们将用科技的力量全力投入我国农村发展。
因为我们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实际,没有千百万人脱贫就不可能实现繁荣。
我们进一步相信,如果能够用科技帮助农村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那么阿里巴巴将在全球80%的贫困地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机遇。
我认为技术不应该成为拉大贫富差距的力量。
我相信,用好科技的力量、市场的力量、创新的力量,现在是参与中国农村扶贫和农村发展的绝佳商机。
现在是我们公司展示您技能的时候了。
我很高兴再次重申:阿里巴巴必须做别人不愿意做、做不到却不得不做的事情。
这就是我们的定位。
今天的阿里巴巴已经不再是一家纯粹的商业公司,商业上的成功只是我们将承担的责任的一部分。
18年前,当我们刚创立阿里巴巴时,我和我的合伙人就立志要打造一家受人尊敬的公司。
我们思考最多的问题不仅仅是作为一家公司如何做好,而是我们为什么要做一家公司。
我们坚信,伟大企业的终极使命是解决社会问题。
只有给社会带来价值,才能长久生存。
18年过去了,我们的这一观点从未动摇。
我们也感谢一路走来对我们的信任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