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7日,腾讯课堂在广东汕头举办首届生态峰会,主题为“聚众智激励”未来”,宣布启动新战略,从B2B2C在线职业教育平台升级为综合性终身教育平台,并发布新内容、产品和生态战略。
峰会表示,腾讯课堂将充分发挥自身平台的能力和资源优势,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号召,联动行业协会、高校、企业、教育服务商等合作伙伴,共建腾讯课堂。
终身教育产业互联平台和生态系统,助力终身教育向前发展。
进入新阶段。
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汕头市人民政府副司长市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林晓湧、二级巡视员刘正让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协会会长袁中伟受邀出席生态峰会并致辞。
谢俐表示,要构建双向职业教育模式,通过改革增加教育资源供给,促进教育更加公平和更高质量。
林晓湧表示,汕头将顺应互联网+趋势,不断深化互联网+教育产业融合发展。
刘正让从政策层面强调了打造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跨界融合生态平台的重要性。
袁中伟从“提高中国人力资本”的角度解读了构建产业生态系统给人力资源服务带来的价值和意义。
腾讯教育副总裁、腾讯在线教育总经理陈树军作为主办方代表致辞。
,“腾讯课堂致力于打造线上终身教育‘立交桥’,连接上下游端口,实现学生、教育机构、学校、企业之间的无缝连接,真正畅通无阻、高效向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
”据悉,本次峰会协办单位汕头华侨实验区是以“文化”为特色的国家战略平台。
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方将围绕教育产业落地合作。
此次合作不仅是双方共同战略愿景的结果,也顺应了产业升级、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趋势。
腾讯课堂战略升级。
经过六年的发展,腾讯课堂从一个连接学生和机构的平台发展成为综合性终身教育平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在线职业教育平台。
目前,腾讯课堂已服务超过4亿学生,每周有超过1000万学生在线学习和获取知识,上架课程总数超过30万门。
而且,通过“计划”的流量、科技、生态赋能,已帮助近百家机构实现收入超千万,帮助数千万学子成功就业创业。
腾讯教育副总裁、腾讯课堂总经理郑杰表达了战略升级的初衷。
她表示,中国职业培训市场一直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复合增长率在15%左右。
预计到2020年成人职业培训市场规模将达到1亿元。
然而,在线职业教育市场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四大问题和挑战:一是优质人才短缺。
教师资源和内容,尤其是善于在线互动、有粉丝效应的教师,需求量大而紧缺,且有趣、易懂,并且教给学生的课程内容也较少根据他们的能力。
二是职业教育的学习成果和认证证书就业认可度较低,学生参与在线教育的信心和动力不足。
一些机构招生不规范也加剧了这种担忧。
三是营销和服务环境不成熟。
帮助教师和机构成长的营销、运营、工具生态尚未形成规模。
教学服务中的辅导、助学等支持服务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四是品牌形象薄弱。
在线职业教育机构往往基础薄弱。
打造一个值得信赖、有影响力的品牌是很困难的。
维护品牌形象需要在营销、内容和服务方面进行投资,成本高昂。
“腾讯课堂将从连接学生和机构的在线职业教育平台升级为同时服务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的综合性终身教育平台。
它不仅以学习体验为驱动,还以就业成果为驱动为学生打造量身定制的平台“因材施教的定制化终身教育平台”郑杰表示,社会对终身教育行业有迫切的需求,行业已经到了需要解决的地步。
一系列的瓶颈,仅仅依靠腾讯课堂平台和市场化的教育机构还不够,还要响应政策号召,在经济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与政府对接,行业协会、机构及教育、培训、就业产业链上下游力量打通终身教育各端口,共同打造数字化在线终身教育新生态。
借助生态集聚效应,共同跨越终身教育新时代。
据悉,腾讯课堂的本次战略升级涵盖课程内容、产品能力、开放生态三大维度。
首先,内容课程是平台的基础,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和体验的关键。
腾讯课堂将持续提升不同品类海量课程的质量,增强课程与市场需求的关联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平台还引入AR/VR等前沿技术,让学习场景更加沉浸、有趣,进一步升级学习体验。
其次,在产品能力上,腾讯课堂将提供全端全链路的教学体验保障,为内容提供商、教育机构、院校等带来一套更加灵活、开放、高效的实用工具,涵盖直播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教与学。
最后,腾讯课堂的开放生态将整合腾讯多年的实践经验和优质资源,以开放、共享的精神增强行业协作,最大化上下游产业链的协作价值。
此外,腾讯课堂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也是助力整体战略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凭借多年音频、视频、云计算等能力的积累,腾讯课堂平台支持高并发、高扩展功能,帮助院校响应学生需求,实现技术能力的灵活供给。
同时,腾讯品牌的影响力和信任度也将拉近其与用户的距离,帮助合作伙伴提高学生的转化率和忠诚度。
发布“聚智计划”,帮助明确专业标准,拓展公司内部培训业务。
“让每个人都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刻刻学习、获得终身学习”。
腾讯课堂承载新使命,在峰会现场发布“智聚计划”,推动终身教育生态合作,实施新战略。
浙江省政府参事、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协会会长袁中伟,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郭玉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处处长、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协会常务副校长曹庆华北航学院以及内容生态供应商、生态代表、服务商代表等合作伙伴共同见证了“智汇计划”启动仪式。
“集智计划”通过构建产业生态联盟、升级产品能力、丰富内容生态、赋能合作机构等一系列举措,帮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缩短人才与市场需求的距离,打造在线终身教育产业。
新生态。
核心措施包括加强与行业协会、高校的合作;进一步拓展企业内部培训业务;帮助大学搭建在线教育平台;帮助职业教育机构发展。
“联合智慧工程”将共享腾讯课堂的能力和资源,让职业教育产业生态更加丰富、完善。
郑洁表示,“‘聚智计划’是一个在线终身教育的产业生态联盟,涵盖内容、工具、人力资源服务三大生态系统。
内容涵盖从教育培训到知识型音视频和网红课程。
腾讯课堂希望通过汇集CRM、助教、财务、企业培训SaaS工具,并与招聘网站、产业园、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等对接,打造新型职业发展模式。
合力满足学生从学习到就业机会推荐的一站式职业发展需求,利用数字化和互联网化思维,帮助更多企业加速组织和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型。
着力创造严格的就业选拔机制,打造人才就业新途径。
职业教育始终注重技能。
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浪潮的到来,职业教育呈现出全年龄段、全行业的特点。
它在个人职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接受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劳动人民的常态。
选择。
职业教育与就业援助有着天然的联系。
作为综合性终身教育平台,腾讯课堂80%的课程与就业岗位密切相关,40%是当年新增课程,紧扣各行业发展需求,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腾讯课堂产品总监王欣介绍了腾讯课堂平台产品以及新战略下的未来规划。
我们从学习体验、教学辅助与管理、开放模块三个方面助力教育培训机构,为学生就业铺平道路。
在学习体验上,从简单的课堂到完整的学习,构建了全面的学习场景。
增知识、动脑、会知、学长、云自习室、团队学习等功能,让学习不再是单向灌水,而是更加互动、有趣的学习。
此外,腾讯课堂还提供严格的就业选拔服务,推出线上就业通道,通过定制化、更实用的标准化就业课程和考核,帮助优秀学生匹配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机会。
腾讯课堂还为教育机构提供获客、留存、带货、裂变的营销工具、助教、教育升级工具,以及QQ和企业微信Scrm双通道管理工具,全面助力教育培训成长机构。
现场,腾讯课堂与国内顶尖招聘平台猎聘宣布深度合作。
腾讯教育副总裁、腾讯课堂总经理郑杰与猎聘副总裁姜力现场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并共同发布互联网行业求职白皮书《互联网高薪求职宝典》。
通过这份白皮书,职场人士不仅可以准确了解热门职位分析、阶梯职位薪资等信息,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
姜力表示,“猎聘希望发挥自身在职位招聘、职位分析、就业数据方面的优势,与腾讯课堂的技能培训、学生数据相结合,共同打造数字经济时代人才职业发展的标杆。
”制度赋能杜再次加大力度,推出多项扶持计划。
职业教育机构作为课程内容和学生教学的供应商,一直是腾讯课堂平台生态链中的核心环节。
峰会上,腾讯课堂行业总监张全详细介绍了腾讯课堂赋能教育机构的新计划。
他表示,腾讯课堂将在帮助教育机构增加流量和收入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预计2020年平台收入将突破1000万,机构达到家庭及以上。
张泉表示,从最早的孵化期到目前的成长期,计划投入10亿资源,打造一批新的标杆机构; 2018年后,将进入品质更高、生态更丰富的繁荣期。
未来,腾讯课堂将持续开发针对K12学校、职业技术学校、考研、普通兴趣科目等领先院校的支持项目,并提供新的品类支持项目。
腾讯课堂持续从流量赋能、工具与运营指导、品牌与生态服务、高端资源四个维度提供服务。
与政府、大学、行业协会、企业专家、培训机构合作,提高行业培训标准,帮助建立培训标准。
规范性。
现场,以“老师出道吧”为主题的第二届讲师大赛正式揭晓。
通过新颖的海选式竞赛形式,打造知名讲师IP,推动机构更加重视师资培训,形成持续改进的课程内容新供给。
教育合作伙伴的行业影响。
腾讯课堂“计划”优秀合作伙伴机构SPOTO创始人胡明也分享了他借助该计划获得的流量、市场、品牌、生态赋能等方面的支持,重点介绍了腾讯课堂“计划”的成长模式。
新时代在线教育的教学培训机构。
成功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式增长的过程也为更多教育机构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
正如腾讯教育始终坚守“内容、连接、社会责任”的使命一样,腾讯课堂也将坚持用科技的力量推动终身教育变革,让更多合适的人才成为经济升级的新动力。
腾讯课堂发布新战略和“智聚计划”,也将打造更广阔的终身教育产业互联平台和生态。
凭借自身的开放式蝶变,将汇聚行业各方力量,通过工具赋能、能量转换,实现行业价值。
壮大和支持终身教育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