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钉钉叶军:To B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几个增长问题

时间:2024-05-19 17:07:11 科技赋能

“什么是自传播ToB产品?自传播是典型的ToC味道。

这两年我们一直在做ToB,我们的业务越来越流行我们关注客户和管理的角度,ToB产品如何赚钱,我们如何建设项目,我们如何产品化,我们如何交付,我们如何提供。

服务?你可以看看一些想法……” “如何打造钉钉运营的To B产品?我觉得钉钉是一个自营产品,有很强的行业特色。

行业、阶段的需求完全不同,运营能力非常重要。

”今年10月13日,钉钉将召开未来组织大会,刷新对未来组织趋势的判断。

大会前夕,阿里巴巴集团的弗拉基米尔·副总裁、总裁和叶军作为嘉宾,从混沌开始。

To B产品的第一原理,以“To B产品如何传播”为主题,结合钉钉在千行百业的数字化实践,分享钉钉现象级产品对To B的理解影响。

编辑副总裁、钉钉总裁 | 混沌商业研究团队支持 | 混沌前沿课程 为什么中国的ToB又火了,应该是中国最大的SaaS生态中心之一了。

最近的公司肯定感觉很多公司的估值都在上涨,衡量ToB公司估值的核心指标是什么?一般来说,ToB产品的毛利率在50%以上,与ToC完全不同。

ToC的毛利率可以达到5%,已经很高了。

第二,回购率。

ToB的产品每年是否有50%的复购。

三是续展金额增速。

有的公司称之为ARR(会计回报率),有的公司称之为Up值。

其实就看第一年花1块钱的用户,第二年选择不花钱、花50块钱、还是花10块钱。

毛利率、回购率、续订量增速,这三个指标非常重要。

如果这三个指标都大于50%,我们就会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ToB业务。

近两年,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公司越来越多地涌现。

我最近拜访了几家公司,和这些CEO进行了交流,体会了他们的见解和市场认知,所以这次ToB开始流行。

10年前、20年前的火灾有很大的不同。

除了SaaS本身的发展之外,还有一个大概的背景。

消费互联网行业快速增长的时间窗口已经过去,越来越多的资源流向工业互联网。

为什么要走向工业互联网?因为我们传统工业互联网的很多行业、很多岗位、很多业务都需要数字化的帮助。

哪个行业最缺乏数字化,最需要帮助,他们主动寻求变革的愿望就越强烈。

这就是ToB的现状。

国外ToB公司很多,市值很高。

每个人都应该熟悉 Adob??e、Salesforce 和 Shopify。

还有Square、Intuit、Zoom、Service now等,Service now已经从原来IT资产管理的自动化转向低代码,市值近千亿。

这些公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包括支付、电子商务、财税、企业内部管理等。

这些公司在国外的市值很好,但为什么在国内找不到类似的公司,或者它们是否可用,但规模较小?并不是所有的ToB模式都能出现在中国。

有的在美国、国外都能做得很好,但在中国就很难了,因为中国有很好的消费互联网基础,比如淘宝、天猫、京东。

中国ToB行业的发展与国外有很大不同,但为什么这两年发展加快了呢?因为国内劳动力成本在增加,换句话说,劳动力人口在减少。

人口红利的消失将带来整个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

我们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是另一个原因。

国外ToB业务都是传统PC时代的产物,而中国实际上已经从PC时代跨越了,直接进入了移动时代。

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管理者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移动办公的理念。

近年来,ToB 增长迅速。

那么ToB的业务和ToC有什么不同呢?了解两者的区别是我们更好的了解这个行业、这个产品的前提,也是大家能够在ToB快速发展的窗口期找到机会的前提。

首先,ToB产品的用户、决策者和购买者往往是三个不同的人。

ToC产品的用户、决策者、购买者往往是同一个人,而ToB产品则需要三个角色共同决策,每个人的意见都很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产品时不能只关注一个人的想法。

其次,ToB的决策周期很长。

钉钉与一家大型保险公司洽谈合作,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才最终决定上线这个项目。

这是ToB的一个常规周期,ToB必须要有耐心做决定。

第三,ToB的转换链路很长,需要长期沟通。

ToB是指双方通话完毕后,可以先免费使用该产品。

如果你喜欢的话,我们稍后再讨论。

目录不同。

对于ToC来说,用户最好能在5秒内完成从搜索页到购物车再到支付的一系列操作,不被卡住一秒。

每延迟一秒就意味着整个进程被阻塞。

什么是自传播ToB产品?自繁是做产品的第一原则。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第一性原则,我们也很关心这一点,也就是说你不应该仅仅为了赚钱而做事。

什么样的事情应该坚持?当你遇到冲突时你应该这样做吗?必须有一个标准来决定先做什么。

我们自己抽象出来的标准是:让用户比以前更容易解决同样的问题。

在ToB赛道上,确实有很多发现客户需求并创造新产品来满足这些需求的机会。

如果你能发现这样的机会并让产品自行传播,你就会成功。

超过一半。

什么是自传播?我这里有一个标准。

ToB的特点是必须规划。

时间对于 ToB 来说非常关键。

完成沟通有时间限制。

那么如果你认为你做出了一个好产品,你有能力和我一起吃顿饭吗?你隔壁的兄弟种植完了吗?评价一个ToB产品做得好不好,我认为卖多少钱、有多少用户并不重要。

重要的应该是 NPS,即净推荐值。

没有NPS,无论用户数量有多大,都没有意义。

一个产品的用户增加,并不是靠花钱买流量、买广告、最后引进用户。

就看你的用户是否愿意主动回访、帮你推荐、带用户进来。

只有愿意帮你推荐、带用户进来的,才叫有效用户。

如果你的产品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我建议你踩刹车,停止发展你的业务,迅速找到自己产品传播的能力。

那么ToB产品如何传播呢?首先,确认产品是否有清晰的头脑。

比如,根据大约一年前的数据,阿里巴巴集团大约有1000个屏幕,分布在各个会议室、电梯等。

当时我在阿里巴巴企业智能事业部,我向团队提出了一个想法,说这些屏幕有点浪费。

能否把公司的最新政策、各部门的业务进展放在上面?当时很多人告诉我,这件事不靠谱,不应该做。

我说这不是功能问题,而是心理问题。

对于阿里巴巴这样几十万人的公司来说,管理是非常困难的。

CEO所说的话,一线同学可能听不到,即使听到了,也可能是已经解释了太多次的另一种声音。

一线学员能直接听到CEO的声音吗?我想这是一个大企业必须解决的心理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心理问题,我们把这些大屏幕全部换成类似于分众传媒的屏幕,并且搭建了一个轮播各种图片的系统,每天3张图片。

后来全组都来争夺屏幕的使用权,问能不能贴出自己部门的进度,能不能多贴几张照片。

我说不行,总共只能有3张图片。

多了就没有价值,多了就没有意义。

我经常告诉我的团队,PPT报告一页上不要有超过两种字体,因为如果超过两种字体,观众就会不知道看哪里。

头脑就是让每个人都专注于一件事。

其次,建立差异化的产品能力。

这是一个定位。

比如每个公司都有年终奖制度,每个制度都不同。

我们做了一个叫e的系统来代表人和财富。

该系统每年仅使用一次,即阿里巴巴集团每年年底发放年终奖时。

ToB系统很少使用,但没有它就毫无用处。

我们在发放年终奖金时,会对每位员工进行人才盘点。

这个人有什么样的潜力,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都在那个系统上一下子完成了,然后年终奖金就分了。

这就是所谓的差异化产品力。

以后人们想到年终奖的时候,就会有人想到这个制度。

第三,过渡平滑、兼容、可重用。

钉钉在今年1月份的发布会上发布了新版本PC6.0。

发布后,被批评得很惨,因为我们做了两处改动,不符合旧习惯。

一项变化是钉钉PC端搜索框之前位于左侧,现在位于中间。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先进的设计,这意味着钉钉搜索框可以搜索所有内容,但是用户告诉我们,不要跟我谈论这个。

之前不是在左边吗?为什么我现在找不到了?我们后来想了一下,确实是做错了,因为旧的没有用,连提示信息都没有。

我们太骄傲了,以为用户只要按照我的想法走就可以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我们应该向用户学习。

因此,对于ToB产品来说,必须遵循平滑过渡的原则。

因为ToB产品背后存在信任问题。

因为他们已经熟悉并习惯了,所以不想改变。

但ToC 不同。

你恨不得天天修改,后来你会感叹,哇,今天又变了。

其实里面卖的产品还是一样的,但是你会感觉好像他们每天都在创新。

这就是ToC和ToB的巨大区别。

如何打造一个可以自己运营的产品?自传是指用户愿意主动去推广产品,一顿饭就完成了产品种植。

自营是非标准化的,提供基地,把运营配置机会留给相应的业务部门或企业。

ToB的产品必须具备自营能力。

如果用户不能自己操作,你就必须定义规则并配置一切。

那么这就是传统的SaaS。

由于自营性质,中国这么多年做SaaS很难。

能力不足。

我们做了钉钉之后,发现越来越多的公司在钉钉上开发应用。

以前人们说起钉钉,想到聊天或者建群,就会想到审批流程、考勤、打卡、工资单。

现在不行,各种奇奇怪怪的应用都有。

因为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数字化需求不同,我们能做的不是教用户如何自我管理,而是为他们提供可以自己运营的基础设施。

一位客户告诉我,钉钉非常有用。

他自己建立了一个金融系统,并非常自豪地向我展示。

我感觉自己好像在流泪。

因为我觉得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对客户有帮助的事情。

我想每个SaaS系统都应该是这样的。

Shopify和Magento之所以发展得好,是因为它们的自营配置能力非常强,而且不是一成不变的。

所以,只有做好自经营,才能有自繁。

这就是产品的能力。

每个To B产品都应该是这样的。

打造自营产品有三个关键点:一是与企业客户共创。

与每个客户的共同创造非常重要。

什么是与客户共创?共同创造不仅仅是每天与客户在一起,你还必须了解他们。

前两天,一位客户说他想从我们工厂采购一双鞋。

我应该给他更便宜的价格来买一双鞋吗?我可以给他10%的折扣吗?那么如果你要购买10万双鞋,你愿意给他什么折扣呢? 20折优惠? 30% 折扣?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客户根本没有生产能力。

如果你采购10万双鞋,我肯定会加价,因为我的员工要加班,加班需要支付加班工资。

所以10%的折扣是不行的,你必须在价格上加10%。

所以我们把很多事情视为理所当然,认为它们就应该如此,并觉得我们已经很了解我们的客户了,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二是坚持最小闭环。

不考虑实际用户在实际使用中的感受,是找不到最小闭环的。

比如,工厂最担心的就是设备出现故障,无法产生产能。

日升东方工厂里有很多太阳能设备,所以过去有专人在设备后面看守进行维护。

现在他们已经使用钉钉创建了一个抢单系统。

如果设备出现故障,会报告给系统。

报告完成后,厂里所有维修人员就可以抢订单了。

抢单后5分钟内解决问题,业绩就是你的。

这家工厂的CIO是吴学刚,他很有创意。

他说他是从我们互联网公司学到的,但我认为他把抢单系统应用到设备维护、巡检场景已经超出了互联网公司的理解。

数字化不再只是做一些大规模的改造,而是从一些小切口入手,解决一些问题,进而赢得公司和员工的信任,从而有机会开展更多的工作。

第三,必须有行业知识(隐性知识)。

ToB想要的不是简单的功能,而是要深入到行业去了解、体验,然后拿出一个能够解决最后一公里需求的解决方案。

前段时间,我去了宁波一家生产鱼竿的工厂,名叫海博精工。

他们公司生产鱼竿和复合弓,生产线上有七八百人。

我去现场看看他们是如何使用指甲的。

每当完成鱼竿的一小部分(例如流道或涂层)或在机床上执行操作(例如抛光)时,他们都会报告钉子上的工作。

一般的IT公司这么多年都没有创建过这样的系统。

正是工厂里的工人创造了这样的制度。

产业化需要了解行业、了解客户、了解角色,聚焦核心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关键问题,然后持续跟进服务。

钉钉的目标是让生态赚钱。

To B的生态非常关键。

To B为何需要强化生态?一个企业很难在产业链上独立存在。

这是ToB业务的一个特点。

极少数独立的ToB业务也很危险,因为网络连接越多,结构越稳定,但你不在那个网络中。

就像你的人际网络越广,信息量就越大,就很难因为单一信息而产生偏差,你的决策就会越全面。

ToB的业务也是如此,你不会受到单一政策的影响。

那么钉钉的目标是什么?让钉钉生态赚钱。

如果钉钉能发展出一家市值1亿元的公司,你认为钉钉值多少钱?钉钉不再是一家靠自己赚钱的公司,而是让更多的人在钉钉上成功,让更多的企业因为钉钉而与众不同。

昨天,一位钉钉五六年的老客户告诉我,他们公司的全套管理设施,包括人事、财务、行政、IT、资产归集,都在钉钉上。

员工的日报、周报数据也在钉钉上。

都在上面了,如果他在钉钉上买的那套东西全部消失了,公司就难以管理了。

他说没有钉钉他就活不下去。

所以我们也感受到很大的压力,因为钉钉如果做得不好,会影响到很多公司。

目前钉钉上这样的生态系统有很多,我们的生态系统类型非常丰富。

我们有硬件生态系统、内容生态系统、应用和小程序生态系统、低代码开发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和交付生态系统。

因此,有很多很多的生态系统正在帮助ToB的产品取得成功。

但作为ToB产品,你必须有自己的坚持,并做出权衡。

你不可能接受所有的需要,你的头脑也不能迷失。

比如前两天有一个同学来找我,说有一个生态非常认可我们钉钉。

可以在钉钉上推荐一下,并将这个产品放在前面吗?我说我们也不这么做,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实际上无权改变它的顺序。

这一点和淘宝不同。

淘宝上有热门产品。

改变产品排序的目的是为了让用户做出更好的选择,提高决策效率。

不过钉钉应用广场里的软件系统只有一两千个,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慎重选择。

一旦排序,别人就会认为它们充满商业味道,不以用户为中心,不这样做。

原意。

服务好生态系统并不是把它排在前面,而是让生态系统获得更多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这样才能更好地触达用户,得到用户更好的反馈,与用户之间建立更好的关系和生态系统。

建立良好的评价体系。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

另外,生态的重点是做好它的工作,我们不应该窃取生态的工作。

无论你是做平台型、服务型、产品型、还是交易型的ToB产品,我认为你需要有一个生态循环、态度和行动,这样客户才能得到更贴心的服务。

最后,我们要深化价值。

时代变了。

20 年前,人们甚至为我们所做的最小的事情付出代价。

现在简单的事情都做好了,我们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了解客户的需求,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制造效率,推动产业发展,帮助他们实现全链条的数字化和利用。

工具更容易获得。

什么是普惠公司?就是大企业可以用的信息能力和ToB产品,让小企业、中小企业、甚至个体户都能以很低的成本享受到。

我认为这才是真正让我们感到轻松和快乐的原因。

我们要让工作更有效率,让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感到更幸福、更受尊重、更被认可。

这是我们做ToB产品时的思维,而不仅仅是完成一个功能。

没有心灵,功能就没有灵魂。

我们每一款产品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必须以人文思维来考虑。

只有这样,To B产品才有生命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