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开发的需求有多大?谁在使用低代码开发? 3月2日,钉钉发布低代码开发者画像:一二线城市的80、90后是低代码开发的主力军,但20岁以下、50岁以上的开发者也占比近20%。
从职业结构来看,专业IT人员仅占20%,其中企业行政、HR、财务等角色群体是低代码开发需求的最大使用者。
这张画像是根据刚刚结束的钉钉应用开发大赛的结果,以及钉钉原生低代码开发工具亿达以及生态合作伙伴氚云、简道云、易鲸云、清流等的数据得出的。
根据钉钉官方数据,本次大赛报名人数超过3万,涉及IT、HR、行政、财务、教师等不同职业的开发者,获奖作品涵盖企业数字化防疫、行政办公、企业管理、制造、个人等场景效率提升和生活娱乐。
这是钉钉宣布战略升级为企业协同办公及应用开发平台以来,首次与生态方合作举办低代码开发大赛。
负责人和叶周全面介绍了钉钉。
低代码开发降低了应用开发的门槛,让基于业务需求和个人需求的开发变得更加容易。
钉钉希望与生态伙伴一起推动低代码开发的趋势,让小创新成为可能。
继续发生。
每一位选手在钉钉上都会有一张60岁以上老人的照片。
80、90后是低代码开发的主力军,占比66%。
还有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开发者。
占比近20%,低代码开发者覆盖各个年龄段。
低代码也因其易用性而受到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欢迎。
60岁以上的参赛者占参赛者总数的1.12%,这意味着每一位参赛者就有1名60岁以上的参赛者。
一些老年选手利用钉钉模板开发了“管家”和“家庭账本”应用。
。
从性别来看,参赛者的男女比例约为1:0.7。
相比男性开发的以工作场景为主的应用,女性开发的应用更加偏生活化,比如“一起喝下午茶”、“减肥打卡”、“家庭运营管理”等。
从地域上看,目前一二线城市对低代码发展的意识较高,其中郑州的低代码爱好者最多,其次是北京和杭州。
值得注意的是,从职业分布来看,非IT人员占80%,企业管理员是低代码开发需求最大的人群。
低代码开发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解决“边角”数字化问题。
企业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等专业人才占发展需求的一半。
春节期间,返乡、防疫成为社会各界的诉求。
从基本模板的使用情况来看,防疫模板最受欢迎;其次是最受专业人士喜爱的下午茶点单模板。
草根企业家、北京白领、乡村教师都是开发者。
据Gartner数据显示,到2020年全球低代码开发技术市场总额将达到1亿美元,同比增长22.6%。
2016年爆发的疫情进一步激增了数字化需求,持续推动低代码的普及。
目前,低代码正在欢迎更广泛的用户群。
自称“草根学生”的广西柳州企业家阮永华凭借简道云开发的一款应用程序在本次大赛中获奖。
初中毕业后,他在电子行业打拼,从最早的通讯店学徒,一路打拼到在当地开了一家26岁的小生意。
一家手机店。
阮永华因为业务管理的痛点而接触了低代码。
由于管理粗放,当阮永华开了5家店、雇用了40多人时,他发现公司已经到了生死边缘:运营无法计算数据,员工无法计算业绩,规模越大,他们能赚到的钱就越少。
2008年,他将公司搬到钉钉,并找到了低代码开发工具简道云。
按照教程几天后,他构建了自己的第一个简单应用程序:手机进销存管理。
在尝到了数字化的好处后,阮光华自学低代码,搭建了九大系统。
通过这些系统,可以快速继承和复制门店运营和管理,加速开店。
目前,年营业额过亿。
北京有一位女白领,在北京租房10年,换过5次房子。
她根据自己的痛点,在壹代“拖拉拉”上开发了一款名为“北钓租房指南”的应用。
通过这个应用程序,租赁团体可以对房东和中介机构进行评分,并建立黑名单以共享信息。
租户可以记录和录像租赁过程的各个方面,并将其与合同、费用凭证和其他证据一起保存在网上。
(一位北京女白领提交的参加《北京租房指南》的申请)四川古蔺县黄花中学的农村数学老师彭龙,因为学校太穷,找不到像样的程序员。
远程,所以他自学了 氚云,并使用了 4 年的低代码软件。
我们为学校开发了43个应用软件,解决了留守学生宿舍管理等长期存在的问题。
彭龙说,只要你愿意学,就没有学不到的东西。
低代码开发并不困难,几周内即可上手。
正如阮永华所说,“我们很多参赛者都希望通过比赛,让更多人了解新技术,认识到很多创业和管理经验是可以复制的。
”他认为,新技术不仅改变了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商业、教学等方面的运作模式。
一个“草根学生”现在可以成为开发者,随意开发公司管理软件,改变公司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