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迭代

Arm芯片的点火

时间:2024-02-25 20:55:40 科技迭代

文章|半导体行业监管 最近,Apple 发布了 Mac 的下一个突破性芯片 - M1 Pro 和 M1 Max。

根据苹果官方信息,M1 Pro采用业界领先的5纳米工艺技术,封装了337亿个晶体管,是M1的两倍多。

M1 Max不仅拥有与M1 Pro同样强大的10核CPU,还增加了32核GPU,这使得其图形性能比M1快4倍。

苹果认为,随着 M1 Pro 和 M1 Max 这两款芯片的推出,他们在向 Apple Silicon 的过渡中迈出了一大步。

这些适用于 Mac 的芯片是 Apple 迄今为止制造的最强大的芯片,它们与 M1 一起构成了在性能、定制化和能效方面引领行业的芯片系列。

自去年11月苹果正式发布首款专门针对Mac的芯片M1以来,这款基于Arm架构的芯片的性能就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与此同时,在他们的推动下,还出现了Arm架构进军PC市场的高潮。

Arm架构在PC市场越来越受到关注,似乎已经燎原。

基于Arm架构的PC芯片市场将走向何方? Arm PC芯片的成长回顾PC市场的历史,PC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崛起。

在这一波浪潮下,Acorn作为当时PC领域的领导者,希望通过提高PC芯片的性能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但在他们调查了当时市场上所有现成的处理器后并由于找不到合适的芯片,他们决定创建一种新的架构并开始设计自己的处理器。

1985年,Acorn的团队开发了样本“ARM1”。

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苹果电脑开始与 Icon Computer 合作开发新版本的 Arm 内核。

但由于 Acorn 的财务原因,苹果和 VLSI Technology 投资让 Arm 成为一家独立的处理器公司。

后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Arm架构也进入了“ARM6”。

当时,苹果电脑使用ARM6架构的ARM610作为他们的Apple Newton PDA的处理器。

不过,根据维基百科的记录,由于The Newton PDA的理念过于超前,导致该产品于1997年停产。

从当时PC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当时的PC市场并没有留下太大的增长空间对于手臂。

当时,与DEC、SUN等知名公司相比,他们推出的处理器架构是可以与当时的Intel X86架构相抗衡的技术——DEC推出的Alpha架构和SUN开发的SPARC都是引领PC市场发展。

可以说,当Arm架构第一次冲击PC市场时,他们并没有成功。

随后手机市场的兴起迎来了Arm架构的黄金发展十年。

随着移动市场的成熟,Arm生态逐渐被更多厂商接受。

在此过程中,时代也发生了变化。

曾经是芯片迭代主要推动力的PC市场,如今已经成为手机的“配角”。

于是Arm开始重拾梦想,向PC市场发起又一次冲击——2011年,Arm宣布进军PC市场。

2011年在美国举办的CES展会上,Arm也在极力宣传自己的计划。

当时,Arm表示这个过程不会很快,将取决于ARM CPU产品的进一步开发以及能否找到适合其的软件环境。

Arm的决定也吸引了那些想要在PC和手机市场之间分一杯羹的软件公司,其中包括微软。

微软于2012年宣布了“Windows on ARM”项目,正式名称为Windows RT。

此次推出的Surface RT平板电脑采用基于ARM架构的NVIDIA Tegra 3芯片。

这也被业界认为是Arm芯片进入针对主流PC用户的设备的开始。

苹果M1打开的大门有人将Arm架构比作建造房屋的蓝图,而芯片设计厂商则是决定芯片“形态”的建筑师。

在Arm产生进军PC市场的想法后,芯片设计厂商的反应是实现这一想法的关键之一。

幸运的是,近年来,随着手机和PC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许多在移动市场取得成功的厂商正在向PC领域扩张。

鉴于Arm架构的开放性和授权模式,使得该架构成为他们的首选。

因此,Arm架构在PC市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苹果是将 Arm 架构推进到 PC 的试金石。

从取得的成绩来看,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2021年初Mac出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 (Tim Cook) 在 4 月份表示,目前已售出的 Mac 电脑中有一半以上是由该公司新的内部处理器系列 Apple Silicon 提供支持。

继苹果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在PC市场获得强烈反响后,华为、三星等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

除了他们之外,今年还有多家科技巨头宣布将开发基于Arm架构的自研芯片,瞄准PC市场。

其中,值得关注三家公司的动作:高通、谷歌和微软。

高通今年1月宣布将以14亿美元收购由前苹果员工创办的CPU设计初创公司Nuvia。

其CPU也是基于Arm架构设计的。

高通表示,Nuvia 的 CPU 将为高通的旗舰智能手机、下一代笔记本电脑、数字驾驶舱以及先进的驾驶员辅助系统、扩展现实和基础设施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动力。

另外,据《日经亚洲》报道,三位知情人士透露,谷歌正在开发基于Arm架构的CPU芯片,主要用于运行ChromeOS的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目标发布日期为2023年。

至于微软,虽然他们已经已经开始使用Arm芯片来匹配相应的PC软件生态系统,据相关媒体报道,微软似乎已经开始走向自研的道路——在微软的招聘信息中补充道,他已被任命为SoC架构总监。

职位描述是负责定义 Surface 设备中的 SoC 特性和功能。

因此,人们还相信他们正在尝试创建自己的处理器来为未来的 Surface 提供动力。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看到Arm架构在PC芯片市场的实力不断增强。

“后”M1时代,是否存在复制手机芯片之争?当各大厂商谈及为何看好Arm架构在PC领域的发展时,我们发现,通过定制芯片实现自己产品的最佳性能,从而提升自己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可能是对他们来说最有吸引力的事情加入这个行业。

营地的钥匙之一。

当谷歌提出他们基于Arm架构打造PC芯片的计划时,Tiras Research分析师Kevin Krewell表示,谷歌也渴望拥有定制芯片的能力。

他表示:“谷歌正在寻找针对其应用进行优化的定制芯片。

过去,人们无法从英特尔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但现在可以用来构建定制芯片的Arm内核改变了这种情况。

”定制化的愿景或许在高通身上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在收购Nuvia之前,高通总裁Cristiano Amon透露,将利用Nuvia技术来打造具有更高性能和定制架构的芯片。

或许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因为现在是PC芯片比拼“盖房子”能力的时候了。

这样的情况是不是看起来有点“眼熟”?基于Arm架构,各大手机厂商各显其在手机芯片上的“魔力”。

往往当同代新手机芯片出现时,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厂商进行比较。

随后,手机芯片性能的提升也成为新品手机发布会上的关键数据之一。

这也开启了手机芯片市场的竞争。

从苹果先后迭代的两代PC芯片来看,无论是产品迭代周期还是对先进制造工艺的追求都与手机芯片的开发模式非常相似。

更重要的是,这群涉足Arm PC芯片的玩家往往都有基于Arm架构设计芯片的经验。

看来,同样基于Arm架构的PC芯片也可能会经历与手机芯片同样的竞争。

不过,与手机芯片竞争时代相比,PC芯片市场的玩家似乎更多。

同时,手机与PC联动建立生态系统的趋势或许也意味着这个基于Arm架构的PC芯片市场竞争将变得更加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