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迭代

施耐德电气张雷:加速数据与现实融合,软件创新领跑2023

时间:2024-02-21 19:01:32 科技迭代

在上海临港园区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变化正在发生:从“仅依靠市电”从“电力”到“可再生能源接入”和“储能”,从“被动运维”到“主动传感”,从“高负荷、高能耗园区”到“绿色、低碳园区”……背后这一系列的变化是施耐德电气与快速智能电器的联合探索,是微电网能源顾问、数字能效专家、千里眼数字运维平台等数字化软件“发挥神力”的地方:通过动态调整微网能源顾问新能源发电及储能,园区每月电费降低40%;通过POEM数字能效模块,用户可以获得准确的碳排放报告,每年节省电费110万千瓦时。

软件作为推动企业低碳、数字化转型的强大引擎,正在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绿色效益。

十年间,软件产业规模从2.5万亿元增长到9.6万亿元。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产业规模将增长至14万亿元。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付晓宇认为,在政策引导下,软件产业正在迎来发展的黄金十年。

无论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是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软件都将在数字化、双碳转型不可逆转的趋势下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为企业带来跨越式发展。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付晓宇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驱动的业务创新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

想要从数据中挖掘出更多价值,就需要以软件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为关键。

手。

施耐德电气认为,以软件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是企业实现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中枢神经”——通过收集信息、分析计算和驱动系统,帮助企业实现软硬件一体化,整合从规划到一切到实施。

提供全生命周期提高效率、减少碳排放的咨询服务,同时与数字生态系统各方共同创新,加速企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数字化服务中国区负责人张雷表示,随着中国企业加速双元转型,软件行业作为双元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必须不断创新,加强针对各类应用场景的本地化创新。

深耕中国多年,施耐德电气不断加大在华研发投入。

2021年,中国软件研发中心落户亦庄,依托一体化、绿色化、数字化的研发体系,实现敏捷研发和迭代创新。

从成立专门的数字化服务部门引领行业软件上云,到推出基于云的设备管理软件,从倡导线上线下混合云部署方式,到引领行业应用跨平台能力建设,在研发创新的支持下,施耐德电气在从硬件创新到软硬件集成解决方案创新、从实验室创新到场景与生态系统深度融合的联合创新浪潮中持续发挥引领作用。

软硬件集成+咨询服务,持续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当前,软件产业正处于爆发期。

各个行业既有共同的需求,也有独特的差异化需求。

市场对软件产品有着巨大的需求。

与此同时,软硬件融合的创新正在呈螺旋式上升。

效率和可持续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转型目标,正倒逼着??软件行业深度融合咨询和服务,不断迭代、创新和完善自己的解决方案。

数字化软件解决方案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需求。

作为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全球专家,施耐德电气围绕客户的整个生命周期开发软件,拥有强大且兼容的软件组合。

同时,以战略咨询为指导,依托强大的创新驱动力,将深刻的行业洞察融入到软件组合中,为企业提供从顶层规划到实施的具有差异化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如深圳石中碳素在集团生物圈三号——大梅沙万科中心碳中和实验园项目,施耐德电气利用咨询先行、数字化软件和配套服务帮助客户挖掘整体节能潜力的18%-22%。

通过持续的运维,实现每年3%的节能,帮助客户实现碳中和目标。

IT+OT,场景化创新激发软件商业价值。

在大规模软件市场的需求下,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类似类型的软件。

企业购买软件后发现,不一定能解决实际问题。

这时,如何“使用”软件比如何“开发”软件更重要。

软件要想发挥最大的商业价值,就必须与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相结合。

施耐德电气认为,软件的整合IT和OT是软件发挥作用的基石,企业在IT赋能企业的过程中,还需要行业知识的支持,梳理现有流程和技术,将以软件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融入应用场景,实现“看得见、摸得着”产品和资产全生命周期“可管理、可视、可控、可用”,从而推动全产业链协同管理和全流程优化,推动客户数字价值落地的同时实现全流程减碳,并带来可衡量的价值。

近年来,创新模式也从从理论研究到实验室研发,再到市场尝试和产业推广的长链串行模式,转变为以消费和产业需求驱动的短链并行模式。

施耐德电气致力于推动技术与场景深度融合,将“技术”产业化、固定“场景”,依托软硬件底层创新,加速从实验室创新到现实场景的快速部署。

乌鲁木齐供热、云南隧道等民生工程,现场施工时间短,需要快速部署。

只有先在实验室进行创新开发,快速部署到现场,然后在类似场景中快速复用,才能真正缩短创新转化时间和实施路径。

数字人才+生态协同支撑开放创新。

数字技术正在经历快速创新。

新的场景不断出现。

企业必须始终保持开放创新的态度,不断迭代和优化自身的数字化和软件能力,才能为客户提供强大的数字化力量。

软件研发中心成立一年来,对物联网平台进行了多次更新升级,提供了18项算法服务,云服务率达到99.9%,拥有18家技术合作伙伴,有力支撑了施耐德电气在物联网领域的发展。

数字领域。

创新领导力。

创新离不开对数字人才的持续投入。

中心现拥有120余名IT工程师,其中7人被认证为数字“爱迪生”专家。

创新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武器,也具有赋能客户的独特生态价值。

创建跨组织的创新生态系统,汇聚不同领域、不同企业的人才,是未来推动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施耐德电气持续拓展数字化,与合作伙伴和最终用户共建开发者社区,与产学研等各方共同推进绿色智能制造和绿色能源管理共赢计划,实现智能制造融合创新发展。

大、中小型企业。

生态系统不仅驱动自身创新,还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与全行业共享创新发展红利。

在“软件定义一切”的趋势下,软件正在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施耐德电气希望利用贯穿工业自动化、能源管理等领域的数字化软件系统,与行业生态伙伴协同创新,共同推动软件与创新。

定义工业的未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