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落地

村级帮扶措施有哪些?

时间:2024-02-29 21:39:57 技术落地

1。

定期上门拜访。

每月深入脱贫户家中,倾听脱贫户的期望和诉求,了解思想动态,帮助解决问题,听取对扶贫帮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重要节日慰问。

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前夕,我们深入脱贫户家中,了解他们过节的准备情况,询问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生活中,面对面交流,为孩子们提供精神鼓励和安慰,为生活必需品送达创造条件,为脱贫群众送去温暖和关爱。

在家庭的中心。

3、参加义务劳动。

驻村干部要坚持与脱贫户同吃同住同劳。

原则上每周参加一次脱贫户的农业、手工业或家务劳动,帮助运输、销售农产品,协调农机设备的维修,收获时令农作物,更换老旧电路、清理庭院等,增进与脱贫户的关系。

4.收集并实现“微愿望”。

驻村干部通过入户、电话咨询、短信提醒等方式,及时收集贫困户的个性化“微愿望”,每月进行整理分类。

驻村干部和帮扶负责人带头认领、帮扶,尽快落实。

5、开展“爱心代理”。

在征得脱贫户同意的基础上,主动代写信函、填表,办理证件办理、产业发展、计划生育、劳动保障等服务事项对脱贫户进行咨询、网上购销,特别是帮扶责任。

联系群众共同努力,帮助贫困户就医脱贫。

6、组织观摩和培训。

结合脱贫户实际需求,及时组织脱贫户到附近创富项目和扶贫产业考察,开展“点对点”“菜单式”“提问式”开展扶贫政策和技术技能的“一答一答”培训,让脱贫户懂政策、懂政策,增强脱贫致富能力。

7.发布季节信息。

充分发挥村干部网络技术广、接受新鲜事物快、信息渠道广泛的优势,及时提供当季果蔬种植、农作物病虫害信息通过电话、短信、“大喇叭”广播、现场宣传等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

防治信息、农业实用技术应用、灾害天气通报等。

八、培育扶贫模式。

注重培养扶贫模范户和致富带头人。

依托村务公开专栏、微信等媒体,邀请身边先进典型讲好脱贫故事,传授致富经验,激发扶贫户脱贫内生动力。

9、化解矛盾纠纷。

驻村干部要每月进行入户走访,与村“两委”干部一起收集邻里矛盾纠纷信息,及时商讨解决办法,及时协调解决隐患。

10. 帮助解决对每个人都有利的实际问题。

充分发挥派出单位和个人的优势,组织开展“三进”活动。

一是志愿服务进村协调农业、自然资源、电力、电信等部门开展知识宣传、设备维护等服务;二是义诊进村,协调医疗机构组成专家团队,为脱贫群众提供免费体检、健康咨询等服务。

三是慈善捐款进村,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和群众向脱贫村群众捐款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