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节能减排的业内人士可能会对去年12月联合国发布的《2020年碳排放差距调查报告》结果感到失望。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虽有明显减少,但仍难以满足减排要求。报告称:“应对冠状病毒疫情的措施显着减少了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但除非这些措施之后有支持低碳转型的经济复苏措施,否则碳排放量的下降幅度将反弹,到2050年,地球的温度升高预计仍将超过1.5°C。”希望在2020年做出更雄心勃勃的净零承诺。随着一些政府宣布低碳复苏计划,可能会有更持久的变化。报告指出,到本世纪末,全球变暖的加剧需要限制在2.5°C至2.6°C。虽然这比气候科学家预期的要暖和,但仍比3°C以上的变化有所改善。但是,这些政策需要得到能源密集型行业路线图的支持具有可量化变化的组织。那么,数据中心部门是否有机会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如何?众所周知,数据中心是巨大的能源用户。数据中心的功耗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内呈现陡峭的上升曲线.众所周知,随着机器学习推动边缘数据中心数量的增加,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率提升将不起作用。虽然PUE是节能的一个很好的指标,但在某些方面它并不适用减少上午为节省能源而获得的计算量。虽然云计算是组织卸载某些工作负载的绝佳选择,但许多组织还需要将自己的数据中心作为混合部署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进行运营。那么对于数据中心行业有哪些建议呢?这些建议会产生什么影响?政府需要做什么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在大多数国家,公共部门是ICT的主要用户。各国政府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减少碳排放并要求减少能源供应链的政策。在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最新发布的《绿色政府:2020~2025年信息和通信技术与数字服务战略》中,为信息技术领域设定了一些雄心勃勃的目标,包括SCOPE2和SCOPE3的碳排放量,以及到2025年翻新和再制造硬件的成本。比例增长。在欧盟,绿色公共采购对终端触控设备也有类似的做法,《耗能产品生态设计指令第9号》关注服务器的最低能效以减少SCOPE2排放,支持辅助设备以减少SCOPE3排放。美国和澳大利亚正在采取类似的步骤。转变观念政府层面缺失的操作细节只能由业内人士来填补。这就是真正衡量碳足迹指标可以提供帮助的地方,数据分析应该关注IT硬件,这将占数据中心设施总能耗的65%,因此IT硬件在使用阶段的机会是明显的。虽然IT硬件的生产会对环境造成代价高昂的影响,但延长IT硬件的使用寿命将进一步减少碳足迹。十年前,与提高CPU能效相比,重用硬件在减少碳排放方面确实相形见绌,但传统思维已被颠覆。近日,IEEE发表的一篇关于OptimizingServerRefreshCycles的论文显示:摩尔定律的循环经济从成本、能源和性能的角度论证了硬件更新的循环经济。减少IT硬件周转率和优化能源效率是最佳选择。现在是利用它的时候了。为什么要关心SCOPE3?世界各国的碳报告仅限于直接排放和通过能源使用产生的间接排放。这样做的理由是,虽然消费是新商品的提取、制造和运输的驱动力,但运输和航空业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5%。然而,约71%的海运二氧化碳排放量和65%的航空排放量仍然是国际性的,因此需要计入各国的碳排放总量。数字行业完全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数字通信是通过在线会议避免交通碳排放的巨大工具。其次,IT硬件更新升级意味着巨大的碳成本。最后,更短的更新周期会增加IT硬件的数量。众所周知,按照目前的利用率,ICT行业的某些原材料预计将在几十年内用完。如果在此基础上加上隐含的碳排放(例如每台服务器约1吨碳排放),将面临巨大的碳风险。随着许多数据中心在其能源组合中转向可再生能源,重点必须转移到IT硬件上,这样才能节省更多成本。上述IEEE研究论文等未来发展阐明了数据中心作为碳排放解决方案的一部分。结果表明,在IT硬件方面,决策者可以将循环经济与能源效率结合起来。然而,其他更大的问题需要在其他专业领域解决,例如循环能源系统和清洁能源供应。如果我们想找到一种方法来限制全球变暖,人们需要继续探索不同的途径。技术创新是应对碳排放的最佳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