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是一门研究信息传输的基础学科,它涉及到信号与系统、调制与解调、编码与解码、数字信号处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通信原理樊昌信第三版是一本经典的通信原理教材,它以数学为基础,以物理为依据,以工程为目标,系统地介绍了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习题解析:
通信原理樊昌信第三版的每一章都配有若干习题,旨在检验和巩固学习者的理论知识和计算能力。这些习题涵盖了各种类型和难度,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和综合题等。为了方便学习者参考和对照,本文将按照章节顺序,给出部分习题的答案和解析。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能提供部分习题的答案和解析,更多的习题请读者自行尝试或查阅相关资料。
第一章 通信系统概述
1. 选择题
(1)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B)
A. 发射机、接收机、传输介质
B. 信息源、发射机、传输介质、接收机、信息终端
C. 信息源、调制器、传输介质、解调器、信息终端
D. 信息源、编码器、传输介质、解码器、信息终端
解析: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信息源、发射机、传输介质、接收机和信息终端。信息源是产生信息的设备或人员,如话筒、键盘等。发射机是将信息转换为适合传输介质传输的电磁波或光波的设备,如调制器、编码器等。传输介质是承载电磁波或光波的物理媒体,如导线、光纤等。接收机是将电磁波或光波恢复为信息的设备,如解调器、解码器等。信息终端是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设备或人员,如耳机、显示器等。
(2) 以下哪种调制方式属于数字调制(D)
A. 幅度调制
B. 频率调制
C. 相位调制
D. 正交幅度调制
解析:数字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常见的数字调制方式有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正交幅度调制(QAM)等。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都属于模拟调制,即将模拟信号转换为另一种模拟信号的过程。
2. 填空题
(1) 信息的度量单位是 __比特__ (bit)。
(2) 信噪比的定义是 __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的对数__ (logarithm of the ratio of signal power to noise power)。
3. 判断题
(1) 通信系统的目的是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输。(T)
(2) 通信系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传输介质的质量。(F)
解析:通信系统的性能不仅取决于传输介质的质量,还取决于发射机和接收机的设计、信息源和信息终端的特性、信道编码和解码的方法等多个因素。
4. 简答题
(1) 什么是通信系统的带宽?为什么带宽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答:通信系统的带宽是指传输介质所能容纳的信号频率范围,通常用赫兹(Hz)表示。带宽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因为它决定了通信系统的信息容量,即单位时间内所能传输的信息量。带宽越大,信息容量越大,通信效率越高。由于传输介质的物理特性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带宽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不能无限扩展。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和分配带宽,提高带宽利用率,是通信系统设计和优化的重要目标。
5. 计算题
(1) 一个电话信号经过采样和量化后,每个采样值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如果采样频率为8000 Hz,求该电话信号的码元速率和比特速率。
答:码元速率是指每秒钟传输的码元(即采样值)个数,比特速率是指每秒钟传输的比特(即二进制数)个数。由于每个采样值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所以每个码元包含8个比特。因此,该电话信号的码元速率为8000 Hz,比特速率为8000×8=64000 bps。
学习建议:
通信原理樊昌信第三版是一本内容丰富、深入浅出、逻辑清晰、例题充分、习题丰富、参考文献完备、图表精美、版面整洁、印刷精良的教材。为了更好地学习这本教材,本文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阅读教材时要注意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不要只关注公式和结论。要注意联系实际应用和工程实例,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
2.利用教材中提供的例题和习题来巩固和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不要只看答案而不做思考。要注意分析问题的条件、过程和结果,掌握解题思路和技巧。
3.参考教材中提供的参考文献和网络资源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不要局限于教材本身。要注意跟踪通信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动态,了解前沿技术和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