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涉及到信号与系统、调制与解调、编码与解码等多个方面的知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出版社推出了《通信原理第七版精编本》和《通信原理第七版》两种教材。那么,这两种教材有什么区别呢?它们各自有什么优势和不足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
首先,从内容上看,两种教材都是基于《通信原理第六版》进行修订和更新的,但是《通信原理第七版精编本》更加注重核心知识点的梳理和突出,删除了一些较为冗余或过时的内容,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和案例,使得教材更加紧凑和时代感。例如,《通信原理第七版精编本》在第二章中增加了关于无线电频谱管理的内容,在第八章中增加了关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内容,在第十章中增加了关于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和极化码(Polar Code)的内容等。而《通信原理第七版》则保留了《通信原理第六版》的大部分内容,只是对一些细节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其次,从结构上看,两种教材都采用了相同的章节划分,但是《通信原理第七版精编本》更加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对一些知识点进行了重新排序和组合,使得教材更加清晰和易懂。例如,《通信原理第七版精编本》将原来分散在不同章节中的关于数字调制技术的内容统一放在了第九章中,并将其分为基带数字调制、带通数字调制、多进制数字调制、多载波数字调制等四个部分,便于学生对比和理解。而《通信原理第七版》则沿用了《通信原理第六版》的结构安排,将数字调制技术分布在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二章等多个章节中。
最后,从形式上看,两种教材都采用了图文并茂的方式,配合了大量的例题、习题、实验等辅助教学资源,但是《通信原理第七版精编本》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增加了一些新颖和有趣的元素,使得教材更加生动和吸引人。例如,《通信原理第七版精编本》在每一章的开头都设置了一个“导学案”,引导学生思考本章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目标、方法等,并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和网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而《通信原理第七版》则没有设置这样的“导学案”,只是简单地介绍了本章的内容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