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展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张曾科课后习题详解》

时间:2023-06-28 02:14:50 信息发展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是一门涉及广泛的基础课程,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须要学好的。张曾科教授是该课程的权威专家,他的教材和课件都是非常精彩的。但是,仅仅听课和看书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做习题来巩固和深化理解。本文就为大家提供了张曾科教授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后习题的详细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效果。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请简要说明其组成和功能。

答:计算机网络是由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介质相互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其组成包括硬件、软件和协议三个方面。硬件方面主要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和通信介质(如双绞线、光纤等)。软件方面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如TCP/IP等)和应用程序(如浏览器、邮件客户端等)。协议方面主要包括规定了计算机之间如何进行数据交换的一系列规则和约定。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通信:实现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类型的数据在计算机之间的传输。

2.资源共享:实现计算机之间共享硬件资源(如打印机、磁盘等)、软件资源(如数据库、文件等)和信息资源(如网页、电子邮件等)。

3.分布式处理:实现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分配给不同的计算机进行并行处理,提高效率和可靠性。

4.负载均衡:实现将网络中的工作负载合理地分配给各个计算机,避免出现某些计算机过载而其他计算机空闲的情况。

5.网络管理:实现对网络中的各种设备、资源和服务进行监控、配置、维护和优化,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2. 请简要说明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和功能。

答: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用于描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七层模型,它将网络功能划分为以下七层:

1.物理层:负责在物理媒体上传输比特流,定义了物理接口、电气特性、编码方式等。

2.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上建立逻辑连接,定义了帧格式、地址映射、差错控制等。

3.网络层:负责在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帧上实现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定义了路由选择、分组转发、拥塞控制等。

4.传输层:负责在网络层提供的分组上提供可靠或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定义了端口号、流量控制、重传机制等。

5.会话层:负责在传输层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上建立和管理会话,定义了对话控制、同步点、检查点等。

6.表示层:负责在会话层提供的会话服务上实现数据的表示、编码、加密和压缩,定义了字符集、数据格式、加密算法等。

7.应用层:负责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应用服务,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远程登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