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1年12月31日发布的一项行政法规,旨在加强对通信网络的安全防护,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网络运营者和用户的合法权益。该办法自2022年4月1日起施行,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通信网络及其相关活动。
该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了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依法治网、责任主体、风险防范、协同应对、保障公平等。
2.规定了通信网络运营者的安全防护义务,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并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及时处置安全事件等。
3.规定了通信网络用户的安全使用义务,包括遵守法律法规和合约约定、保护自己的账号密码和个人信息、不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等。
4.规定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其派出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责,包括制定并发布通信网络安全防护标准、指导和督促通信网络运营者履行安全防护义务、组织开展通信网络安全检查和评估等。
5.规定了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的协调机制,包括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协调沟通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形成合力应对网络安全威胁。
6.规定了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的法律责任,包括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警告、罚款、吊销许可证或者业务许可证等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该办法是我国在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通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新时代网络空间治理要求的必要措施。该办法有利于提高我国通信网络的安全水平,保障我国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主权和利益,促进我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