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展

通信网络基础第二版第三章课后习题解析

时间:2023-06-28 00:40:32 信息发展

通信网络基础第二版第三章课后习题解析

3.1 什么是通信网络?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通信网络是指由若干个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的系统,它能够实现不同地点之间的信息传输和交换。通信网络由子网和终端两部分组成。子网是指由节点和链路构成的物理传输系统,它负责完成信息的传输、交换、控制等功能。终端是指连接在子网上的用户设备,它负责产生或消费信息,以及与子网进行接口匹配。

3.2 什么是接入链路和网络链路?举例说明。

答:接入链路是指连接终端和子网最近的节点之间的链路,它负责将终端产生的信息转换为适合子网传输的格式,并提供必要的控制信号。网络链路是指连接子网内部各个节点之间的链路,它负责完成信息在子网内部的传输和交换。例如,Modem链路、xDSL链路、ISDN链路等都是接入链路,X.25链路、SDH链路、WDM链路等都是网络链路。

3.3 什么是分组交换网?它有什么特点?

答:分组交换网是指将长消息分割成若干个较短的分组进行传输和交换的通信网络。它有以下特点:

1.每个分组都包含一个分组头,用于存放目的地址、源地址、序号等控制信息。

2.每个节点采用存储转发方式来实现分组的交换,即先将到达的分组存储在缓冲区中,然后根据分组头中的目的地址选择合适的输出链路进行转发。

3.分组交换网不需要建立预先确定的逻辑通道,而是根据当前网络状态动态地选择最佳路径。

4.分组交换网可以提高链路利用率,降低时延,并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

3.4 什么是虚电路?它与传统电话交换网中物理链路有什么区别?

答:虚电路是分组交换网中两种基本的路由选择方式之一,它指在一个会话过程开始时,确定一条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逻辑通道,在实际分组传输时才占用物理链路,无分组传输时不占用物理链路,会话过程中的所有分组都沿此逻辑通道进行。它与传统电话交换网中物理链路的区别如下:

1.物理链路是指在电话交换网中,通过建立连接开关来实现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物理通路,该通路在整个会话过程中始终存在,无论有无数据传输,都占用物理链路资源。

2.虚电路是指在分组交换网中,通过建立虚电路表来实现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逻辑通道,该通道在实际分组传输时才占用物理链路资源,无分组传输时不占用物理链路资源。

3.物理链路是一种面向连接的方式,它需要在会话开始时进行连接建立和连接释放的过程,而虚电路是一种面向分组的方式,它只需要在会话开始时进行虚电路建立和虚电路释放的过程。

4.物理链路是一种固定带宽的方式,它为每个连接提供固定的传输速率,而虚电路是一种可变带宽的方式,它根据每个连接的数据量和网络状况动态地分配传输速率。

3.5 ATM信元与X.25分组有什么差别?

答:ATM信元与X.25分组的差别如下:

1.ATM信元采用全网统一的固定长度的信元进行传输和交换,长度为53字节,其中5字节为信元头,48字节为信元负载。X.25分组采用可变长度的分组进行传输和交换,长度为3~4096字节,其中3~4字节为分组头,其余为分组负载。

2.ATM信元头包含了虚电路标识、有效载荷类型、有效载荷长度、优先级、错误检测等信息。X.25分组头包含了逻辑通道标识、分组类型、序号、窗口大小、错误检测等信息。

3.ATM信元由于长度和格式固定,可以用硬件电路处理,缩短了处理时间。X.25分组由于长度和格式可变,需要用软件程序处理,增加了处理时间。

4.ATM信元为了支持不同类型的业务,提供了四种类别的服务:CBR、VBR、ABR和UBR,并采用五种适配方法:AAL1~AAL5,形成协议数据单元CS-PDU,再将CS-PDU分成信元进行传输。X.25分组为了支持不同类型的业务,提供了三种类别的服务:VC、PVC和SVC,并采用一种适配方法:PAD或LAPB,形成协议数据单元PLP-PDU或LAPB-PDU进行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