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上一期,我们发表了当“气象+”遇上水文——技术文章。从核心技术来看,现代气象水文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在现代流体动力学理论的发展下,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分析模型。当代科学的发展特点是综合性问题的引领,而不是学科的引领。重大问题的解决不再是一门学科的“独奏”,而是不同学科的“合奏”。那么水文气象耦合是如何工作的呢?服务案例有哪些?价值链几何?本期我们将重点关注“气象+”水文在服务中的应用成果,了解基于智能电网降水、分布式水文模型等核心技术的水文气象服务应用场景。服务案例一:国家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基于智能电网降水和分布式水文模型,研发了动态灾害临界阈值等多项预警技术,建立了中小气象风险预警服务特大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智能电网暴雨、特大暴雨预报准确率92%以上,中小河流洪水预警命中率40%,山洪地质灾害预警命中率30%。服务案例2:全国区域径流预报径流产品,空间分辨率5km,1/6小时×1/6小时,预报时限72小时。已应用于青川大沟山洪等多场山洪灾害预报中。服务案例3:国家重点防汛流域基于智能电网降水的淮河流域水文气象预报预警系统成功分别提前96小时和48小时预报淮河流域多发洪水,提高了防汛保障能力流域气象防汛减灾服务。服务案例4:汉江流域水文气象服务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报周期,是水文气象服务的最终目标。汉江流域主要采用基于过程的区域降水预报和逐日细粒度预报。以2018年4-10月为例,区域降雨预报得分在80分以上,有力支撑了汉江水利水电集团在汉江流域的防汛抗旱工作。决策。可以看出,水文气象的主要服务对象包括:一是为国家、流域管理机构、地方政府提供决策服务,围绕防汛抗旱对中小河流开展风险预警。大江大河、山洪地质灾害;二是水电项目水资源优化。以及专业的气象保障服务。未来,随着“智慧城市”和公私关系(PPE)的深入发展,水文气象的社会经济价值将撬动核心技术能力的发展,如:1.水利、防洪等工程建设和防洪急需更新全国暴雨频率图集;2.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智慧水文气象技术应用,快速判断、快速决策;3、水文气象确定性预报向概率预报转变……核心技术的突破使我们在江河洪水预报、台风风暴洪水、山洪灾害、“城市看海”等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应对能力其他灾难。WMO在2019年发布的《日内瓦宣言: 构建天气、气候和水行动共同体》也指出:“加强整个天气、气候和水服务价值链——从获取和交换观测资料和信息,到资料处理和预报,再到服务提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可见,以需求为导向,认识不断加深,水文气象的“共进时代”已经到来,未来将有更多的水文气象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更高水平的水文气象。社会经济价值链国家水文气象服务入选历届·完·中央气象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绿色·分享微信公众号:kjcx_nmc我知道你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