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Web前端 > JavaScript

图灵访谈-一个半路出家的“天命”选择

时间:2023-03-27 17:57:57 JavaScript

听写:金从军采访:英子毕业于北大物理系,热爱游戏和编程,曾做过大学教师、IT创业者、频道总监、节目员、开发项目经理....从8年前AppInventor编程的普及,可谓是“越学越深”。就在今天(美国时间2022年9月9日),AppInventorFoundation官网公布了基金会举办的首届“优秀教师奖”项目的获奖名单——来自7个国家的10位教师获此殊荣,金老师是其中之一。恰好今天是教师节,这个奖项来的很“巧”。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金从军老师不一样的编程人生吧。1、编程之路始于一个“冲动”。1987年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回到东北老家,在大学任教7年。在接下来的7年里开始创业,经营一家电脑公司。2000年调公司来北京工作。因无法适应国企复杂的人际关系,2002年10月被迫离职,成为自由人。由于我本科是物理专业,毕业后没有从事技术工作,所以失业了,前途一片黯淡,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那一年我37岁,我的生命仿佛走到了尽头。在国企工作给我的礼物是对销售人员的一系列职业培训,包括客户管理、项目管理、时间管理等,一有空就有种想做一个软件改造的冲动这些管理理念转化为销售人员日常使用的工具。通过工具的使用,销售人员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规范的工作方法和正确的职业观念。一想到这个,我就开始用Dreamweaver构建我的Web应用程序。这时,同样在IT公司工作的roadlabs(我老公张璐)正在湖南出差(做联通项目)。每当他遇到困难时,他都会打电话向他求助。大约用了3个月。我的第一个网络应用程序——www.topsales.com.cn上线了。因为忘记续费域名,域名被抢注,申请消失。在“培养一个程序员”的过程中,很多老师给了我指导和鼓励,roadlabs充当了老师的角色。从我玩游戏的热情上,他看出我有程序员的天赋,但我自己还是不敢相信。直到现在,我仍然认为我只是一个半路迷。图片:金从军老师2.五十岁站着,想做编程普及孩子说:三十岁站着。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在我看来,任何时候都能站起来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虽然我三十岁是知命之年,但我个人还是觉得这是一件大好事。而且,我隐隐觉得,这将是我“命中注定”的选择。我自己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同时也认识到了编程思维和技能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编程能力将会与语言和数学齐名。基础学科能力,老师对初学者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我和丈夫张璐打算从事编程教学。其实早在2011年,我和老公就有了向大众普及编程技术的想法,但那时候生活压力还是比较大的。2013年,女儿去美国读博士,时间和金钱上,我们的生活变得相对“轻松”。所以,我们决定是时候开始工作了。考虑到可能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收入支撑我们的生活,我和丈夫决定卖掉房子,搬到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这笔额外的钱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万事俱备,只剩下东风了——问题是从何下手。图片:金从军和张璐先生3.你好,AppInventor先生和我分析,万事开头难,编程最难的就是领门的工作。尤其是对于以后不以编程为生的普通人来说,领门尤其困难。教普通人编程,从何入手?大家都知道有一种工具叫Scratch,是麻省理工学院设计开发的一种编程工具,适合青少年学习。这个工具很棒,但是它有两个问题:一是主要针对青少年,成人编程爱好者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二,你只能在社区分享你的作品,但你不能发布它(即使只是为了家人和朋友),更不用说应用商店发布了。当时,张璐先生在公司参与了一个移动开发项目。他发现,产品经理与程序员沟通时存在很多障碍,尤其是在产品功能的实现上,两者之间的沟通往往会出现“鸡同鸭讲”的局面。当时他们发现了一个叫AppInventor的工具,建议产品经理可以学习一下——从AppInventor入手,不需要复杂的学习就可以快速搭建一个产品原型,发布到手机端查看效果。张璐给我介绍了这款产品。当时,我们的眼睛都亮了。这正是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找的工具。AppInventor最初是谷歌实验室的一个子项目,后来被麻省理工学院(MIT)接手。它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开发工具。无需任何编程基础,在可视化编程界面下,通过拼接模块(类似搭积木)即可制作Android手机程序并在手机上运行。这种基于“块”语言的可视化编程方式,大大降低了编程门槛,即使是小孩也能自如使用。图:AppInventor官网截图4.Programmingtogether有“编程方向”(教大众学习编程),有“编程语言”(AppInventor),但还有“编程空间”(出版)内容,与读者沟通)。2014年春天,我和老公创办了17coding.net网站,专门从事AppInventor相关的教学和技术咨询工作。同时,我开始以“老巫婆”的名义在新浪博客等社交媒体上发布与AppInventor相关的技术文章。多年来,我们与读者进行了线下和线上的交流。线下,从北上广到边陲小镇,从师资培训到行业展会。线上,从自建站到视频号、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读者群、视频号、B站,能到达内容的渠道我们都试过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甚至有一种“见证互联网不同内容渠道演变”的深切感受。与我们交流的读者涵盖各个年龄层,从小学生到老人;他们涉及各个行业,从传统企业到互联网公司。他们不仅提出问题,还经常与我们分享他们的作品。这个过程真的很有趣。图:金总部分线下培训及展示5、教是最大的学。我经常跟大家分享,教你创建应用、分享内容、写书等活动,最大的受益者往往是分享者自己。多年来,这种感觉有增无减。希望阅读本文的朋友能够通过创作自己的作品(一个应用或者一篇文章算)深刻理解这一点。在此,很高兴与大家分享在教大家AppInventor过程中的一系列“副产品”。2014年起与张璐先生共同创办www.17coding.net网站,翻译并撰写了多部与AppInventor相关的技术书籍《写给大家看的安卓应用开发书:App Inventor 2 快速入门与实战》《App Inventor 开发集锦》《Inventor 开发探底——俄罗斯方块开发笔记》《App Inventor 趣味应用开发实例》。以“老巫婆”的名义在新浪博客等社交媒体上发表了近百篇与AppInventor相关的技术文章。自2016年9月以来,已通过微信公众号“老魔女的程序世界”向订阅者发送了200多期视频课。2018年开始为《爱上机器人》杂志撰写专栏文章——《数学规划实验室》,探讨用程序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自2015年以来,先后为浙江、陕西、北京等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提供AppInventor编程教学培训,培训学员数百人。2021年7月参加MITAppInventor应用马拉松,作品获得成人组公开评选第一名。图:金老师的部分书籍和作品6.偶尔迷茫,始终坚定虽然AppInventor的官方社区每月有超过100万的活跃开发者,但相对来说在国内并不流行,用户还是比较小众.适用范围:部分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编程爱好者、教师、培训师。多年来,我们致力于AppInventor的普及和推广。不过AppInventor并没有因此火起来,估计以后大红大紫的可能性也不大。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编程语言的选择很多,但你有没有为选择相对“冷门的AppInventor”而感到困惑?说从来没有一丝混乱是不现实的。毕竟搞推广普及,还是希望看到更多的用户。一时间,我真的有点着急了。毕竟我们的专长是编程技能的培训,不太擅长运营推广。不过,一想到AppInventor的巨大“生产力”,我就很难受。我在这里所说的“生产力”的意思是,一般人在学习AppInventor后会释放出难以想象的能量。当我每天与学习者互动并看到AppInventor对他们的生活和个人发展产生的非常积极的影响时,我感到如释重负。此外,近两年MIT的推广力度逐年加大,我们在中国的工作得到了AppInventor之父HalAbelson等主要创作者的支持。相信在未来,AppInventor会在更大范围内成为更多人的“生产力”。就在今天,2022年9月9日,AppInventorFoundation官网公布了基金会首届杰出教师奖项目的获奖名单——来自7个国家的10位教师获得AppInventorFoundation杰出教师奖,而我是1/10那。图片:很高兴也很荣幸获得AppInventorFoundation颁发的“优秀教师奖”这个奖项。我和老公一直坚信,在编程的道路上,我们会交到更多的朋友,见证大家惊人的成长。<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