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微信联合腾讯研究院发布《2023行业突围与复苏潜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随着防控机制的调整,12月以来,旅游、交通运输等多个行业迎来复苏。
与此同时,近两年我国数字经济整体呈现加速趋势,行业数字化规模持续提升,一些新业态逐渐显现。
中国经济正在迅速恢复活力。
不久前结束的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充满活力。
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经济运行有望全面回升”明年。
”发挥韧性、挖掘潜力、调动活力是关键。
疫情以来,各行业应对影响需要积极推动变革。
其中,加快数据与现实融合、加快数字经济发展,这两年对帮助实体产业转型自救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述报告显示,各行业数字化进程进一步加速,企业经营者主动利用各种数字化工具积极开展线上运营管理已成为趋势。
小程序、视频号、微信支付、企业微信、搜一搜构建的数字化工具体系,在助力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企业微信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制造业500人以下中小微企业日活跃企业数增长35%。
此外,2022年,餐饮、零售、物流、教育等行业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速将大幅超过线下交易额。
这意味着各行业不断加速线上业务布局,越来越多的用户和商户选择线上完成交易。
数字化持续加速。
自营外卖已成为餐饮行业数字化新趋势。
在企业运营领域,小程序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行业进行线上运营的重要工具。
依托小程序等工具自主开发数字商务平台,已成为零售、餐饮等日用消费行业的趋势。
餐饮行业,2022年活跃小程序数量同比增长40%,其中烘焙、正餐、茶饮是餐饮小程序同比增长最快的品类。
小程序订单年交易额同比增长41%。
尤其是头部咖啡、茶饮商家,超过60%的订单来自小程序。
随着客源渠道的多元化和餐饮小程序数量的不断增长,餐饮的数字化转型和消费习惯已经相对成熟。
行业已从单纯部署线上运营转向探索更精细化的运营。
这不仅考验着各个餐饮品牌的数字化水平,行业也需要寻找新的模式。
此外,近一年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化,餐饮商家通过小程序推出自营外卖,也成为行业趋势。
全国百强餐饮商户中,近60%的商户通过小程序推出自营外卖。
与此同时,随着不少餐饮商家加快数字化进程,加大与小程序、企业微信、视频号等的投入和联动布局,不少服务商也开始快速完善小程序的相关功能和基础设施。
节目外卖,并与平台融合,携手持续赋能更多商家和用户。
深入零售业“毛细血管”,探索数字化增长“新动能”。
疫情期间,小程序将传统快消品渠道与社区团购相结合,采用社区接单、提货等新型订购模式,不仅大幅提升了合同履约效率和交易量,还实现了供应的高效匹配。
和各方需求,发挥物资供应和采购保障作用。
疫情发生三年来,超市、便利店、生鲜零售数字化转型持续强劲,用户已经养成了通过小程序下单的习惯。
与此同时,数字化正在向零售行业的“毛细血管”渗透:在To B端,“云店模式”融合渠道数字化、门店数字化、用户数字化,帮助商户实现全流程数字化,降低成本和效率提高;在To B端,在C端,帮助品牌建立独立的业务运营,并提供小程序收银、导购等数字化工具,实现品牌与消费者的直接联系。
报告数据显示,家装、商城、鞋服/运动、免税品类等小程序交易额均保持47%+的快速增长。
在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品牌自营渠道的运营策略日趋成熟,自营数字仓的价值日益凸显。
此外,在快速消费品品类中,渠道端与销售端的数字化连接也让不少“烟花店”运营更加智慧。
例如,酒类、饮料、乳制品等品牌可以快速将营销资源直接转移到线下门店,经销商、生鲜冷冻品等商家可以在小程序内为小门店提供便捷的订购服务。
这些B2b小程序在过去一年实现了45%的交易增长,带动了快消品渠道和餐饮行业小程序GMV健康增长40%以上;同时,通过扫码营销、小程序+社区、工具等数字化,这一模式也帮助数千万线下门店实现数字化带来的业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