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展8K电视超前开发背后厂商的极度焦虑 2019年1月8日,一年一度的CES展(国际消费产品展)电子产品展)如期举行。每届CES的举办,都会伴随着众多黑科技的展示。各厂商推出自己的消费级8K电视无疑是本届CES的一大亮点。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近年来,小编发现厂商不断推8K电视,参与的厂商规模每年都在扩大。
这些表现的背后,整个电视生态系统的现状如何? 本届CES展上电视厂商,包括三星、TCL、创维、LG、索尼等都推出了大屏8K电视,如三星98英寸8K QLED电视、创维88英寸8K OLED、等等,为了让这些大屏8K电视能够有更好的显示效果,很多厂商都为其配备了新的处理器,以支持稳定的图像输出。以三星为例,新系列产品嵌入了量子处理器8K芯片,可以让电视以8K分辨率输出最佳的QLED图像。 国产电视也有很多亮点。例如,TCL在本次CES展会上展出了8K+QLED、杜比视界等多项技术,还展示了其独家研发的2K转8K转换。
、4K转8K算法解决内容本身的画质问题。 8K电视的强大性能无疑让观众大饱眼福。其华丽的显示效果和清晰的画面会给观看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回到本质,电视的初衷是为观众提供一个获取信息的窗口。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橱窗已经变得更加华丽,但是里面的信息却没有跟上外界的变化。 从近期数据可以明显看出,2018年底,各大电视台已经结束了2019年的广告投入计划。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各大电视台的广告投入情况并不乐观。公开数据显示,去年投资冠军湖南卫视2019年黄金时段资源投资金额为13.09亿,相比湖南卫视2018年同期的506.9亿,投资额缩水四倍。 2019年投资冠军北京卫视目前的广告合同金额仅为20.3亿元,远低于去年的冠军水平。 当然,其中涉及很多非常规因素,比如电视收视率黑幕被揭露后,广告商对电视广告数据的不信任。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互联网对电视行业的影响。由于视频网站的快速发展以及与广告商的高度融合,视频网站对当今年轻人的了解更加深入,也有更多的深度和广度。
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受众,收获更有效的广告转化率的可能性就更大。这些条件使得广告商可以将资源投入互联网。
据业内人士透露,2018年不少广告主将90%的资源投入到了互联网上。 电视广告主的选择也从侧面证明了电视行业的孤独。
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更多的观众喜欢在网络上主动搜索自己选择观看的内容,而不是通过电视被动地接收信息。这就形成了马太效应。电视行业的优秀内容越来越少,更多的选择流向互联网。
如上所述,电视性能再好,也只是一个优秀的框架。我们看重的是内容。如果缺乏内容,那么再好的框架也只是一个装饰品。
除了整体内容的匮乏之外,8K本身的资源也成为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目前市场上,4K电视随处可见,不少4K电视的价格甚至达到了2000元左右。
不过,国内4K资源仍然十分紧缺。我们的1080P技术已经发展了近10年才逐渐普及。
与此同时,资源也逐渐跟上。与此同时,大多数广播电视台仍在播放720P视频内容。
视频清晰度的提升不仅仅关系到观感的问题,它只是观众体验的最后一部分。但在幕后,高分辨率视频输出需要相应的制作平台进行推广,也需要足够的带宽进行传输和高速网络进行稳定播放。
最后,它需要一个支持高分辨率的播放器才能呈现给观众。前。 我国电视产业面临的困境是卡在第一步,即缺乏相应高分辨率资源的制作平台。
国内最知名的4K资源供应平台是华数,但该平台对于整个视频供应市场的渗透率很小。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国内消费者还没有养成相应的消费习惯,导致大部分4K资源都是从非正规渠道获取的,这对正规4K内容制作也是一个打击。 4K内容开发都如此困难,更不用说8K内容制作了。
据外媒报道,欧洲市场至少要等到2025年才能有相应的8K广播视频内容。更早的8K应用是日本NHK电视台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尝试录制“超高清”现场赛事。不过,这个频道实际上是混合了4K和8K内容的广播信号,而这种尝试也是为了2020年东京奥运会。
正在为奥运会做准备,所以目前普通消费者基本用不到8K分辨率的电视。 所以,这很有趣。一方面,厂商大力推广8K电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到CES展会上。
另一方面,8K内容缺乏。价格偏贵,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种家电有点超前了。那么为什么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厂商仍然坚决推广8K电视呢? 纵观时间线,可以清晰地注意到,在过去的几年里,OLED、QLED、激光显示等被厂商反复使用。
提到的,同时预计会推出相应的产品来打动市场。小编认为,究其原因,是电视市场陷入了利润损失的泥潭,厂商急需一款新产品,为自己开辟新的战场。
虽然厂商将OLED、QLED等产品作为卖点向消费者推广,但目前市场主流仍是液晶。但问题是,自1968年开始商业化的液晶技术几乎已经达到了极限,只能进行区分。引领这条道路让自己从同行中脱颖而出。
更有趣的是,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推动8K电视的背后,都是主要的供应链厂商,比如富士康、夏普、三星等液晶产业链的龙头企业。显然,这些厂商本身也对整个电视面板市场的困境感到担忧。我清楚地知道,在中国厂商的猛烈攻势下,面板价格已经跌破总成本。
这使得电视面板厂商的盈利面临严峻挑战。推出8K的目的更多是为了为其背后的资本买单,而不是为了技术或者消费者。 厂商的焦虑,带动了整个电视市场的盲目发展。当4K还远未普及的时候,8K就更无从谈起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对液晶电视未来的担忧,也迫使这些厂商不得不承担风险,即使他们试图提振销量。 整个电视市场的超前发展,让所有相关的内容制作、网络传输、存储等都落后了。单独行动的后果就是孤立。对于消费者来说,目前这些厂商推出的8K电视确实不值得购买。
除了缺乏相应的内容之外,高昂的价格也会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毕竟面对如此多的内容,同等显示效果的4K电视价格要便宜很多倍。 8K电视更多的是厂商极度焦虑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