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发展

折叠屏手机“爆发”,巨头争夺先发优势

时间:2023-12-20 15:02:56 数码发展

近期,折叠屏手机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热门话题。不久前,西班牙巴塞罗那世界移动大会开幕前后,三星、华为等一批厂商密集发布了不同型号的折叠屏手机,吸引了全球市场的关注。

  国内智能终端行业人士认为,折叠屏手机正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技术、产能等限制,大规模普及尚需时日。

但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折叠屏技术很可能成为智能手机行业创新竞争的焦点。国产品牌的集中发力,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柔性显示等产业的创新发展。   折叠屏手机迎来“爆发元年”  “本来以为展会上最热门的话题还是5G,没想到变成了折叠屏手机。 ”一位参加今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业内人士表示了这样的感受。

  据不完全统计,巴塞罗那世界移动大会开幕前后,公布最新折叠屏手机产品或技术的国内外企业包括华为、三星、中兴、OPPO、小米、TCL、一些研究机构发布的专题报告认为,从国内外厂商新品发布的力度来看,今年将是可折叠屏手机的“爆发元年”。   一年一度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和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被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移动通信和消费电子展览会,在全球通信行业具有强大影响力。

从展会公告来看,目前市场关注的“竞争焦点”是华为推出的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Mate X商用手机和三星推出的Galaxy Fold商用手机。   此外,不少科技厂商都在囤货折叠屏手机技术。业内人士认为,在这一轮市场竞争中,以华为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和以三星为代表的跨国巨头“各有所长”。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Mate在折叠屏手机方面,一些国际分析师也认为,华为产品并不逊色于三星产品。 Forrester副总裁Thomas Hesson评论道:“Mate X产品表明华为在技术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群智咨询高级分析师吴书源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设计理念不同,两家公司的产品形态也不同。三星采用的内折叠装置配备了三块屏幕,比外折叠版本能够更好地保护屏幕。

与此同时,三星宣布折叠次数达到30万次。但由于向内折叠需要避开摄像头等区域,因此折叠后右侧做了槽位,因此美观度受到一定影响。另外,内折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池的厚度。  吴淑媛认为,向内折叠是柔性屏幕的挤压,而向外折叠是柔性屏幕的拉伸。

因此,华为采用的向外折叠可以保证整体设计的美观,同时电池和机身的厚度也有一定的优势。主要缺点在于耐摔性。与现在的手机屏幕可以使用保护壳不同,折叠屏需要在耐摔方面经受住考验。

  UI设计对于用户体验也非常重要。吴书源认为,三星和华为此次发布的折叠屏的UI设计可圈可点。

三星可以支持三种应用程序,华为可以进行双屏多任务。   折叠屏量产势头渐强  对于本轮折叠屏手机的密集亮相,业内普遍认为,这与折叠屏手机长期缺乏竞争点、创新力薄弱有直接关系。

全球智能手机行业。   业界认为,从大屏到超大屏再到全面屏,不断增长的智能手机已陷入创新瓶颈。

这也是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大幅萎缩的重要原因之一。折叠产品有望刺激社会消费。从心理上讲,它会产生“破墙效应”。目前,为了抢占折叠产品的配套资源,全球柔性显示产业整体还处于产能布局阶段。

如果不提前推出产品并实现与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一旦市场成熟,可能会出现资源供应瓶颈,产能将受到严重制约。   “目前手机行业发展阶段,并没有特别能吸引消费者的亮点。从之前的16:9到全面屏,再到现在的开槽、打孔,已经不够消费者了。 “吸引力,折叠产品在形态上改变了大家的认知,会吸引消费者。

”吴淑媛表示。  对于折叠屏手机能否迅速成为市场主流,业界有不同的判断。一些市场有观点认为,大屏手机比小屏手机视觉效果更好,能够更好地实现玩游戏、看视频等功能,因此大屏手机一直是手机发展的主线之一,而折叠屏手机也兼顾大尺寸和便携性将是大尺寸接下来的发展主线。

  不过,吴书源、Heson等业内人士认为,5G和折叠屏现在还为时过早手机将大规模普及,由于供应链、成本等因素,折叠屏手机将是手机市场的一个细分市场。预计今年全球销量约90万台,主要竞争品牌为三星、华为等。

  抢占柔性显示技术制高点  有受访者认为,除了消费电子市场,底层价值折叠屏手机的这次“爆发”,更是凸显了柔性显示产业的巨大潜力。   光大电子杨明辉团队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2016年之前,全球柔性OLED面板产能几乎全部集中在韩国三星,市场份额超过90%。近两年,中国面板企业大力投资柔性OLED产线,已建成或在建的产线达12条。一旦投产,将改变目前韩国厂商的主导地位,行业供给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除了产能之外,中国面板企业在品质方面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实力。京东方等厂商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出货。与韩国企业相比,国内企业具有本土配套优势、价格优势和快速响应优势,有望受益于折叠屏产品的发展。   吴淑媛也认为,由于柔性OLED的产品特性,未来可以随意卷制。

它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可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产业竞争的高点。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与三星等韩系厂商企业相比,国内面板厂硬屏、柔性屏的良率仍然较低。尤其是OLED的核心材料和设备主要依赖国外供应。

国内设备精度和材料寿命还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突破。   “国内面板厂商硬屏良率在70%~80%之间,代表性企业柔性屏良率在70%~80%之间。影响良率的因素有很多。我们所说的良率是指综合良率,包括前端显示屏良率和后端模组良率。

材料、工艺、制造工艺等都会对良率产生影响。”吴书元表示,折叠屏手机要大规模进入市场,需要解决消费问题,主要面临三大挑战:用户体验、产品性能指标、供货能力。

  柔性显示产业链还包括铝塑膜、金属轴等,目前受到投资界青睐的公司有新纶科技、长盈精密等公司。认为手机屏幕的变化会极大地影响应用开发者的交互设计,这也可能创造新的市场机会,同时也带来挑战,由于屏幕是可折叠的,所以不同手机品牌推出时,规格和尺寸上会有明显的差异未来的折叠屏解决方案,适配APP的分辨率需要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否则会造成应用显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