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央视3月15日晚会曝光了家电维修人员在服务过程中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一系列行为,再次将家电售后维修的“老大难”推到了消费者的面前。舆论前沿。 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收到投诉数据显示,家电类投诉共44096件,占产品投诉总量的27.8%,居产品投诉首位。可见,家电售后服务的混乱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
特别是,随着每个家庭拥有的家电数量日益增多,单一家电产品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售后服务问题进一步凸显。相关数据显示,现代家庭平均拥有的家电品牌数量约为4个,每个家庭平均拥有的家电数量接近10个。除了空调、彩洗机等家用产品外,还有微波炉、电饭锅等小家电。所占比例最高。
与大家电相比,小家电的售后维修是服务的“重灾区”。 如果说大型家电的维修缺乏标准,那么小家电更直接的体现就是修不如换。 “维修费用高,时间长,而且维修后的产品质量也没有保障,还不如直接扔掉,买一个新的。”这是大多数消费者在遭遇小家电罢工后的看法。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修小家电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一方面,维修成本太高,因为一些小家电的模块化组成,一次性维修费用可能是原来的一半以上;另一方面,家电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电结构日益复杂,对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人才的缺乏也是主要原因。
从专业数据分析来看,家电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水平普遍为高中,专业家电售后服务终端工程师非常短缺。 另外,作为低频行业,偏远地区的订单量很难支撑服务点的设立。
传统维修店无法提供大范围的服务覆盖,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的维修体验。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的“唯一”选择。 那么,小家电的维修什么时候才能步入正轨呢? 事实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家电售后市场,尤其是小家电的维修可以实现在线。预订。
例如,苏宁的帮客四方平台、国美的服务经理和京东的家电秘书服务平台等,各大家电渠道商都开始抢先提供售后服务,小家电的维修服务环境也随之改善。开始好转。
此外,家电厂商也开始在改善家电售后体验上下功夫,比如海尔建立的“人人服务”平台,也旨在改善家电售后服务。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家电维修协会近期牵头邀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检查局、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专家与龙头企业合作家电行业针对整顿家电维修行业、提高售后服务质量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建议,并确定从4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家电维修行业进行巡视检查着力深入排查家电维修行业乱象原因,找出症结所在。真正解决家电维修的“顽疾”。
一般来说,家电售后服务要想走上正轨,确实需要相应的成本。无论是渠道商还是品牌厂商都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来维护售后体验,真诚服务消费者。
,以获得更多的市场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