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三星于11月8日在旧金山召开开发者大会,正式推出旗下首款全面屏手机。三星表示将于2019年正式发布可折叠手机,产量约为200万部。
国内公司柔宇也在10月31日下午发布了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柔派。 虽然这些公司都表示目前的折叠屏手机还只是原型机,但离实际量产已经不远了,而网友们也表示非常看好新的折叠屏手机。 在传统直板手机中,各大手机厂商也开始追求极高的屏占比。
经历了刘海屏时代后,手机厂商纷纷开始研究在屏幕上挖孔,这当然是首屈一指的。依然是屏幕巨头三星。
作为三星明年的旗舰手机,目前有关S10的消息越来越多。据目前消息称,三星将在S10手机上采用打孔屏,将屏占比推向新极限。 如今,在直板手机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多年之后,不同形态的手机终于开始涌现。现在,屏占比接近100%的手机和折叠手机似乎是未来手机的发展方向。
那么这两种技术哪一种更好呢?这是手机未来的发展方向。由于这种无刘海的屏幕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名称,所以这里的全面屏是指采用屏幕指纹/屏下摄像头等技术,使屏占比接近100%的屏幕。 1。
全全面屏更符合大家的使用习惯 相比折叠屏,明年更多的手机厂商会考虑全全面屏的设计,也就是屏占比接近100的全面屏设计%。不过由于技术限制,目前看来厂商解决摄像头问题的办法仍然是挖坑。
这一点在三星S10的谍照中得到了体现。 全面全面屏的设计也符合当前用户的使用习惯。毕竟,与折叠屏相比,全全面屏设计仍然是基于直板手机设计。学习成本也比较低,基本上一上手就能熟练使用。
。完全全面屏设计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屏占比,从而改善手机的外观。 当然,想要实现这样的屏幕,技术的发展是必须的,屏幕指纹、屏下摄像头等技术也让这种完全全面屏的手机成为可能。
其中,屏幕指纹技术在2018年开始流行,经过一年的学习,消费者在2019年体验改进版的屏幕指纹时,自然会更容易上手。 2。折叠屏带来新的逻辑设计 与完全全面屏的手机相比,折叠屏手机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形态。它改变了手机的结构和使用方式,看起来更加科幻。
同时,使用折叠屏可以让手机屏幕变大,且表面积没有太大差异。以前我们在科幻电影里见过太多这样的手机,现在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与完全全面屏的手机相比,折叠手机更像是一种新的手机形态。
因此,手机厂商在设计折叠手机时需要采用新的UI逻辑来适应新手机。否则会出现图标错位等尴尬情况。 在三星开发者大会上,三星还表示将与谷歌合作,为可折叠手机Galaxy F定制Android版本。显然,Android目前的逻辑已经不再适合可折叠手机,所以需要与谷歌等上游厂商合作开发可折叠手机的操作系统。
显然与完全全面屏相比,可折叠手机的操作系统增加了用户的学习成本,消费者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适应可折叠手机的开发逻辑。同时,App开发者也需要更加熟悉可折叠手机的开发逻辑。有更多的时间对这些折叠屏设备进行专门的优化。 3。
元器件供应决定新型屏幕的发展 除了上述手机使用习惯和逻辑的改变外,手机新形态还需要元器件厂商的配合。尤其是折叠屏手机,对屏幕的可塑性要求更高。同时,柔性屏幕的发展也是折叠屏手机实现的前提。 相信这几年大家都听说过新款手机紧缺、排队购买的情况。
除了消除饥饿营销之外,适应新技术的新配件的短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这些重要配件的供应将是可折叠屏手机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更不用说出现相关手机因为独家使用某种技术而无法普及的情况。 考虑到折叠屏的技术难度,未来想要购买折叠屏手机的用户可能需要考虑前期大规模缺货的情况。当然,对于拥有垂直供应链的三星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 总结:两者相辅相成,给消费者更多选择 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相比折叠屏手机,厂商研发完全全面屏手机更为合理。
不仅使用逻辑和现在的手机几乎一样,而且也不需要消费者和开发者花费太多的学习成本来适应,至少在2019年是这样。 不过,可折叠手机并不是没有他们的优点。它带来了手机新的形态,而且随着未来柔性屏的发展,可折叠手机不仅仅是双屏折叠,还有更多的形态,比如腕上手机等,形态上更加具有前瞻性。
。 当然,无论是折叠屏还是完全全面屏,都需要先进的技术来支撑。只有具备相应的屏幕技术,才能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不过,这两种技术的存在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不同的用户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这样移动设备市场才是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