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发展

智能生活“管家”猜测:音箱、家电还是手机

时间:2023-12-20 11:23:28 数码发展

随着智能理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智能技术融入到生产生活中。   7月13日,在杭州举办的首届网易云创新大会上,网易人工智能事业部携多款新品亮相。

  在本次大会上,网易展示了“网易洞察”,一款AR手机浏览器,可以通过实时定位跟踪技术将虚拟模型与真实环境融为一体;利用空间AR技术,通过三维人机交互和物理交互等方式,AR投影仪“网易影”可以将任何平面变成光触平台;融合语音识别、语义理解、会话交互、认知推理、自我进化、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和优质内容,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智能对话开放平台“网易搬运工”和全国首个编译平台基于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技术“网易剑外”。   凭借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智能已深度融入网易云的场景化云服务中。网易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源表示,云计算正从萌芽状态进入快速成长期,未来将对人们的智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确实,在物联网、云计算的支持下,与人工智能结合的“万物互联”已经从工业界走向实用化,智能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近。   “在家,一句话就能听歌、查天气、控制家电;开车时,你可以使用语音指令导航、打电话、收发消息……这些都极大地节省了人们的时间。人工智能正在通过逐步植入消费电子产品来改变我们的生活,让人们更加自由、舒适。

”语音识别与语言处理技术公司云之声物联网副总裁陈继胜表示。  不过,未来,我们会通过手机、家电、音箱来“指挥”智能设备吗?目前看来,主导智能生活的“入口”还不是很明确。比如从按键到鼠标,再到智能手机触摸屏,随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通过“语音”进行交流已经成为人机交互的新范式。  不久前,苹果推出了自己的家庭智能音箱HomePod,正式与亚马逊的Alexa正面竞争前三名中,最受欢迎的无疑是Alexa,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突破了语音交互的距离限制,将语音交互的有效距离延伸到了几米,让语音交互更加自然。

正因为如此,Alexa在国外语音交互门户中初步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中国,智能音箱也遍地开花,但直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一款能够引爆市场的“现象级”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能够独立完成全部技术的团队还很少,能够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更是凤毛麟角。

技术先天的缺陷是产品无法满足市场要求的原因之一。   对此,云知声CEO黄巍表示,“在未来的语音入口争夺战中,远场语音交互技术无疑将成为众多玩家的核心竞争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音箱就一定是未来智能生活的最大“入口”。从长虹等老牌家电厂商和苏宁、京东等互联网公司的角度来看,手机和家电本身都已经成为沟通的对象——智能冰箱可以识别保质期,一键下单,其他智能家电也可以通过手机使用。

切换和调整均在APP上完成。   今年以来,京东、苏宁在不同场合向人们展示了他们的智能系统。

联网的空气净化器、冰箱、空调等设备不仅可以互联互通,还可以提供售后服务、多屏音视频、智能菜谱等增值服务,手机似乎成了智慧生活的“入口”。   不过,虽然概念火爆,但消费者仍抱着“早点尝试”的态度,而且智能家居领域确实存在一些“伪需求”,还需要我们继续寻找更多的应用场景。

“由于各厂商之间的应用程序不兼容,如果所有与家电的交互都通过手机来实现,那么每个用户将需要安装十多个与智能生活相关的应用程序,这是不现实的。”黄伟说道。   专家认为,智能家居只有聚焦用户需求才有市场,不能聚焦设备、硬件连接。未来的智能生活可能既“去中心化”又智能化,获取信息、与“物”沟通的渠道非常多样化。

无论你出现在哪里,你身边的智能硬件就像一个“管家”,可以随时升级你的智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