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从专业空调公司进入多元化时代。” 7月23日,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第二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向媒体做出上述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格力早已在手机、小家电领域开始了自己的多元化布局,但这还是董明珠首次向外界明确表态。
董明珠频频提到的新能源和智能装备,能将格力的多元化带向何方? “消费级新能源汽车已研发出来” 新能源汽车是格力多元化布局的最新领域。 董明珠向记者透露:“收购之后,消费级新能源汽车也得到了开发。
”这意味着格力将进军家用新能源汽车领域。但她也表示,量产上市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还在调试中。她透露,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全部将暂时集中在珠海。
据记者了解,珠海银隆此前有两大业务:新能源电池和新能源客车。珠海银隆董事长魏银仓表示,北京公交已大量使用银隆钛电池和银隆纯电动公交车。目前在美国运营的800多辆电动公交车中,有790辆使用银隆钛酸锂电池。
2016年7月5日,格力电器公告称,拟向包括员工持股计划在内的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用于100%收购珠海银隆。 董明珠表示,收购银隆是看中了其电池技术。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它,并与格力电器结合起来。
我们的产品将进一步延伸,为消费者带来新的节省成本的体验。” 。她告诉记者。 此外,董明珠还强调了格力在智能装备领域的布局。
她表示,格力已经进入大规模智能装备产业,不能完全依赖国外技术。她还希望格力能在两年内为国内市场提供最好的数控机床。 据记者了解,格力自2013年起全面进军上游智能装备领域,可生产工业机器人、数控五轴机械手等多种工业产品。而自2012年年初以来,格力在智能装备方面的累计投资已达200亿元。
除了新能源、智能装备领域,格力于2013年宣布以“大松”品牌涉足小家电领域。而格力则是在手机领域。
这一布局引起了外界前所未有的关注。 每天销售手机10万部 格力一直被树立为专业化管理的典范。事实上,董明珠曾在2009年8月向媒体表明立场“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格力空调将继续走专业化战略,不会考虑战略转移”。
但不到十年,董明珠对未来生活的描述就变成了“未来,你可以用格力的手机远程控制家里的电器,回到家享受格力给你带来的温度,同时步行。出去坐上我们的格力银龙车。” 空调市场遇到“天花板”后,多元化成为格力实现2000亿目标的必由之路。不过,从市场反应来看,格力手机已经之前遇到的,董明珠描述的多元化场景也将面临不小的挑战。
7月23日,除了依然高调向外界推荐格力手机外,董明珠还验证了防摔功能现场格力手机2的表现。她告诉记者,格力手机现在是全球最好的,每天的销售目标是10万台。但她也强调,这个时候不是现在,而是有一天会到来。 格力此前在手机领域的布局并不被外界看好。
第一代格力手机发布时,一直处于内部认购的状态。据记者了解,格力第一代手机此前已经停产。
格力目前拥有两条生产第二代手机的生产线。董明珠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格力二代手机发布不到一个月,订单已经有35万部,产能跟不上。” 她告诉记者:“如果我单纯增加规模,我可以立即为别人做OEM工作,我可以大量生产,我什至可以立即低价提供。但这是一个双输的事情,我希望这是一个解决的过程。
” 手机的发展之路只是格力多元化的一个缩影。这意味着格力在空调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在进入另一个领域时无法完全复制。 但董明珠认为,无论专业化还是多元化,如果不专注于每个领域,就无法取得成功。
“专业化、多元化取决于企业的实力,只有脚踏实地积累技术和人才,才能谈跨界发展。格力已经掌握了空调的核心技术,无论是压缩机还是电机,并为我们带来了技术延伸,因此我们正在进入多元化。”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