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随着互联网、宽带、大数据的发展,数字经济逐渐开放。作为家庭数字经济的重点,4K超高清电视举足轻重。性正在被重新理解,4K电视真正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4K电视的市场渗透率达到58%。
一般认为,当4K电视渗透率达到60%以上时,就已经达到普及水平。 4K电视渗透率将突破60% 根据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数据,我国4K电视市场渗透率逐年提升,从2013年的2%升至58% 2017年,这五年是4K电视增长最快的几年。 2017年之后,4K电视渗透率增速将逐渐放缓,2020年达到71%。业内普遍认为,当4K电视渗透率在60%以上时,就已经达到普及程度。
全球4K电视的发展速度不如中国市场快。群智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UD TV(超高清电视)全球出货率为12.9%,到2017年为35.3%。预测数据显示,2018年4K电视全球渗透率将升至40%以上。 奥维云网分析师崔吉龙认为,中国市场发展速度快于全球市场的原因在于中国消费者更愿意尝试采用新技术的产品。
4K电视比2K和高清电视具有更清晰的显示效果。对于目前追求画质的消费者来说,他们更愿意购买4K电视。 中怡黑电子总经理彭显东表示,距离2010年前后液晶电视取代CRT电视的热潮已经过去七八年了,现在又到了新一轮的换机潮,消费者已经认可了电视显示技术。现在有更高分辨率的趋势,所以在购买新手机时,自然会选择更高分辨率的新电视,例如4K电视。
虽然目前近五年来4K电视节目和影视剧的供应量远不及人们的预期,而且4K电视也被很多人诟病没有4K片源可看,但从技术角度来看,即使是标清和高清,在4K电视上观看节目或片源的效果也比在2K电视上更加清晰。 事实上,上游面板产业对于推动电视挺进4K时代的力量更为强大。面板占电视总成本的60-70%。
过去几年,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产能快速扩张,大尺寸4K面板出货量快速增长,成本和价格也持续下降。 4K电视的价格随后下降到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水平,这进一步提振了终端市场4K电视的销量。
群智咨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55英寸4K面板价格为286美元。到2017年第四季度,价格下降超过100美元至174美元。
在整机厂商方面,虽然电视行业是由显示技术驱动的,但电视厂商也很高兴看到4K电视销量的增长。 4K电视通常配备50英寸或以上的大屏幕。
屏幕越大,电视的价格就越高,制造商的利润就越高。与白电相比,彩电厂商的利润率逐年下降。
2017年上半年,由于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价格大幅上涨,我国彩电行业净利润率不足1%,不少企业处于负增长状态。 4K大屏电视是电视厂商向中高端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回归大屏超高清市场日益成为主旋律。各大品牌4K电视渗透率不断提升。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创维4K电视渗透率达到56%,长虹、康佳4K电视渗透率也超过50%。 超高清是未来发展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4K电视的渗透率接近60%,处于普及水平,但不同尺寸的4K电视渗透率差异较大。
中小尺寸4K电视相对较少,渗透率不足30%。 49英寸至55英寸4K电视渗透率普遍超过60%。 55英寸以上4K电视渗透率超过80%。尺寸越大,渗透率越高;尺寸越小,4K的存在感就越弱。
群智咨询总经理李亚勤告诉记者,40英寸以下基本没有4K电视,49英寸以上4K电视渗透率已经达到80%以上,这个市场基本饱和。未来4K电视将进一步向中小尺寸电视渗透,而向55英寸以上大尺寸电视渗透空间有限,进一步发展将面临较大压力。而且,彭显东指出,在40英寸及以下的中小尺寸电视上,考虑到人眼的最佳观看距离,2K和4K电视的呈现效果对于消费者来说差别不大。因此,在40英寸及以下的中小尺寸电视上,实际上没有必要在电视上做4K分辨率。
近几个月来,4K电视升级到8K电视的呼声越来越大。预测数据显示,到2020年,65英寸以上8K电视的市场渗透率将达到10%左右。目前,市场上只有夏普推出了70英寸8K消费级电视。总体而言,8K电视是未来电视发展的方向之一,但未来3到5年,4K电视仍将是主流。
在55英寸电视上,与40英寸以下电视遇到的情况类似,8K显示效果和4K显示效果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太大区别,而要达到8K显示效果,面板技术、制造工艺、显示技术决定了只有生产65英寸以上的产品才经济。因此,65英寸是8K电视的起始尺寸。未来五年,65英寸电视的市场份额仅为10%~15%,不会成为市场主流。海信高级产品经理韩学文告诉记者,8K电视的发展不会像4K电视取代2K电视那么快。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4K电视将成为主流。 4K电视重塑产业生态链 长期以来,电视产业的演进都是由显示技术驱动的,而硬件是体现彩电产品主要价值的部分。如上所述,屏幕占电视价格成本的60%至70%。
屏幕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产品的质量。屏幕的技术演进给电视行业带来了发展红利,但过度依赖屏幕的影响在当前彩电行业越来越凸显。
咨询机构预计,2017年全球六大液晶面板厂的年利润将达到140亿美元至150亿美元,接近千亿元人民币。同期,彩电行业利润不足20亿元。近五年来,我国六大彩电企业的利润率持续下滑,从3%降至较低水平。
恢复利润是彩电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过去,彩电企业秉持“硬件为王”的思维,完全依靠电视产品的品质和差异化来获取利润。
互联网企业进入电视行业,给电视厂商带来了“内容为王”的新思维,也给消费者提供了科普教育。无论是硬件还是内容,电视厂商都越来越认识到“体验为王”的终极定位,而这也给他们带来了新的盈利方向。
4K电视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4K电视也是智能电视。智能电视被认为是彩电行业转型升级、重塑生态链极其重要的风口。
智能时代,电视厂商依靠智能操作系统和智能应用创造新的盈利模式。 TCL工业研究院副院长马松林曾透露,彩电厂商已将大部分精力转移到大量互联网应用而非硬件上。李亚勤告诉记者,如今,电视厂商已将视野拓展至与物联网终端的互联,智能操作以及与其他智能设备的互联变得尤为重要。 内容并不是电视厂商所擅长的。
然而,4K内容是为用户提供完整4K体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视厂商寻求的“非硬件盈利模式”之一就是用户运营和内容盈利的模式。 例如TCL与腾讯合作提供互联网影视内容,海尔电视与阿里巴巴合作提供4K内容。 TCL运营管理部高级经理詹家伟告诉记者,每售出一台4K电视,只要用户消费了电视上的内容,品牌电视厂商就会获得内容分成。
4K电视的普及可以加速内容收入模式的推进,而基于4K的家庭娱乐也可以激发更多与内容相关的跨界和创新。而且屏幕越大、高清电视越高,数据消费带来的好处就越能体现出来。
因为当家家户户都使用4K智能电视时,数据流通的范围会越来越大,基于数据的新业态和智能创新将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去年,广东省出台鼓励4K产业链发展的优惠政策,加速4K产业普及。据内部人士透露,广东省政府将对广东省彩电生产企业和销售商销售4K电视给予相应补贴。虽然数额不大,但其引导作用是明显的。
创维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伟认为,彩电企业正在转型,广东省对4K产业链的支持恰逢其时,将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