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ase数据库的表结构详解:行键、列族和单元格
HBase是一种分布式、面向列的非关系型数据库,它可以存储海量的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数据,并提供高效的随机访问和范围查询功能。HBase的表是由多个行组成的,每个行由一个唯一的行键(row key)标识。行键是按照字典序排序的,这样可以方便地对表进行分区和分布。
HBase的表中的每个行可以包含多个列族(column family),每个列族又可以包含多个列(column)。列族是表的逻辑分组,它们必须在创建表时指定,而列则可以在运行时动态添加。每个列族都有一个名称,例如info或data,每个列都有一个限定符(qualifier),例如name或age。列族和限定符组合起来就形成了完整的列名,例如info:name或data:age。
HBase的表中的每个单元格(cell)存储了一个值(value)和一个时间戳(timestamp)。时间戳用来标识单元格中值的版本,因为HBase支持对同一个单元格存储多个版本的值。默认情况下,HBase会按照时间戳降序排列单元格中的值,也就是说最新的值会排在最前面。用户可以在查询时指定要返回哪些版本的值,也可以设置每个单元格保留多少个版本的值。
HBase数据库的表由行键、列族和单元格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层次关系和约束条件。理解HBase表的结构对于使用和优化HBase数据库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