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实现“物超人”,移动物联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时间:2023-03-14 23:01:37 科技观察

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移动物联网网络。截至2022年8月末,NB-IoT、4G、5G基站总数将分别达到75.5万个、593.7万个、210.2万个。形成了多网协同发展、城乡普遍覆盖、重点场景深度覆盖的网络基础设施格局。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我国三大基础电信企业发展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16.98亿,比手机用户16.78亿多2000万。我国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第一个实现“物质超人”的国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指出,“物超人”意味着移动网络从服务人和信息消费进一步发展到服务千行万业,使“万物互联”的愿景成为可能。”成为现实,标志着我国走在了世界前列。移动物联网生态系统的演变。我国移动物联网发展势头强劲。移动物联网将极大拓展网络连接的广度和深度,与传感、边缘计算等技术相结合,推动人、机、物的数字化、智能化,引领信息通信产业变革。浪潮。于晓辉表示,在移动用户规模和手机销售规模增长遇到瓶颈、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情况下,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却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2020年底以来,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增加了5亿多。移动物联网已经发展成为移动通信业务新的增长点,为电信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路径。近年来,我国在政策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系统,在全球移动物联网发展中表现突出。具体来说,在网络能力方面,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移动物联网网络。截至2022年8月末,4G和5G基站总数分别达到75.5万个、593.7万个和210.2万个。形成了多网协同发展、城乡普遍覆盖、重点场景深度覆盖的网络基础设施格局;在应用开发方面,移动物联网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在产业生态方面,国内企业的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不断加强和完善生态圈。“我国一直是全球移动物联网技术创新的主要贡献者,产业供给能力全球领先。”于晓辉说,“实现‘物超人’,意味着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能力达到一定水平,连接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势头已经从“人口红利”转向“物联网红利”。《移动物联网改变生产生活方式远程抄表、智能家居、工业互联、智慧农业、共享设备……近年来,越来越多基于移动物联网的创新应用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相关专家认为,我国移动物联网大致可分为三个方向:工业数字化、治理智能化、生活智能化。在工业数字化方向,移动物联网助推智能工厂、智能化农业、智慧物流、智慧交通,在智慧治理方向,移动物联网在智慧消防、智慧城市、智慧环保、民生服务等多个领域落地,提升动态感知、风险预警、科学决策能力;智能生活的方向,移动物联网为更多人带来在线问诊、养老儿童、智慧出行等便捷服务。此外,移动物联网的发展为工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提供了更强的连接能力和更大的连接性。规模化开辟了更大的数据价值空间,将加快数据的高效感知、传输和处理,加速形成完全“连接”、“数字”、“计算”的闭环格局.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鹤权所说,物联网已经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5G技术的广泛应用拓展了物联网的应用范围,使得物联网的落地场景更加多样化。随着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各行各业都在大力拥抱移动物联网以移动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不断提速,数以千万计的应用程序开始出现。目前,窄带物联网已形成水表、气表、烟感器、追踪等四大千万级应用。白色家电、路灯、停车、农业等700万级应用。移动物联网是一种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蓬勃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