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和2021年,许多企业将把重心转移到提高远程工作能力、访问云基础设施和确保数据安全上,但我们相信明年企业的愿望将是加强数据管理,更加强调数据的可移植性和对未来随时变化的需求的响应能力。虽然混合云模式和多云模式已经不再新鲜,但未来它们会带来更大的便利,从而得到更广泛的应用。2022年在即,数据保护行业有望在新的一年迎来高速增长,这让人不禁好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为了未雨绸缪,以下主要趋势值得关注:数据可移植性到2022年,特定数据集的用户或所有者将特别关注跨不同软件应用程序、平台、服务和存储环境轻松复制此信息的能力.能力。由于新冠疫情,居家办公的逐渐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这一需求。但随着员工返回办公室,数据可移植性将再次成为焦点,其主要优势包括简化数据移动和实现云加速。据《Veeam 2021数据保护报告》,36%的企业高管认为,跨云移动工作负载是现代数据保护最重要的要素,其目标是让所有客户在云环境下都能体验到完美的服务体验,从而促进数据的经济发展。Veeam的“满足随时随地访问数据的需求”的愿景对于确保团队能够随时随地访问数据至关重要。供应商必须迎合新的IT消费方式随着确定如何以及何时使用和开发软件变得越来越重要,许可模式和内容访问变得越来越普遍。为了更好地适应买卖双方不断变化的需求,开发者需要继续扩展传统的单用户模式,并创造更多适应性的选择。基于流量的许可模式或基于消费的商业模式越来越受欢迎,我们预计2022年会进一步发展。基于流量的许可模式可以消除为过时产品付费的感觉,从而提高客户保留率。2014年,约23%的软件即服务(SaaS)提供商采用了基于流量的定价策略,如今这一比例已增至39%,而且随着组织对灵活性和创新的关注,这一比例将继续增加。基于流量的许可模式对企业很有吸引力,他们可以在不招致不必要的投资或资本支出的情况下扩展其技术。更复杂的供应链网络威胁明年供应链可能存在更多漏洞,主要漏洞将继续存在,随着勒索软件和恶意软件攻击变得更加复杂,亚太地区将面临更多网络安全事件。随着数据泄露的数量和严重程度不断升级,许多大型组织已启动严格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其安全。因此,攻击者和网络犯罪分子也在寻找通过更先进的机制获取访问权限的新方法。供应链漏洞带来的威胁依然严峻,因为供应商和客户都在努力有效地保护他们的网络免受具有丰富资源和攻击广泛使用的软件产品能力的“突破性”攻击者的攻击。另一方面,仅在金融服务行业,全球网络情报共享增长的60%来自供应链和勒索软件威胁,而且这一趋势还将持续。组织必须更新他们的数据保护协议,并与其他行业领导者合作,以遏制复杂攻击的传播。平台即服务(PaaS)受关注2020年全球PaaS市场价值44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3190亿美元,届时亚太市场也将实现年复合增长率18.3%。平台即服务(PaaS)提供商正在利用技术来提高灵活性和容量,满足不断变化的24/7可用性需求,提高部署速度并降低IT成本。到2022年,为了以超高速和灵活性处理适当的信息,医疗保健等行业将需要通过平台即服务(PaaS)构建更安全和可扩展的基础架构。许多企业都希望将应用程序和数据保护服务外包给Veeam等第三方,从而实现更广泛的跨团队协作,以确保所有数据的安全。区块链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区块链的真正价值,整个亚太地区都将大力投资区块链技术,并开始利用去中心化的Web3应用。明年及以后,随着市场对区块链的信心增强,区块链技术公司的总交易额将大幅增加。2019年亚太地区区块链领域投资增长83.9%,总市值达到5.238亿美元。尽管去中心化数据在合规性和安全性方面可能会带来一些挑战,但从本质上讲,它将进一步促进跨境就业和不断壮大的精通技术的中产阶级,这将继续使亚太地区成为重磅炸弹。它是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发展的温床,将为该技术在2022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云服务促进人工智能(AI)的采用2022年,行业重点仍将是使云中的数据民主化,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的权力动态可能会有所平衡。传统上,投资人工智能需要一流的技术技能、计算能力和大量资金,但通过云服务交付人工智能,企业无需大量前期投资即可实施人工智能技术。云服务正在促进AI的采用,使无法克服高准入门槛的组织也可以使用该技术。人工智能和云服务的结合将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可靠地取代昂贵的本地硬件和遗留安装。AI助力云端数据管理,让用户实时掌握整个生态系统的信息动态。Kubernetes将促进边缘计算的发展明年,企业产生的一半数据将通过边缘计算在集中式云数据中心之外创建和处理。借助Kubernetes,组织可以在边缘高效地运行容器平台,通过最大化资源利用率为开发团队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速度。最终,云和边缘将协同工作,边缘的工作负载和应用程序将实现低延迟、高带宽和严格的隐私要求。随着云端和边缘设备之间的数据流动增加,Kubernetes将启用这种共享模型,从而使跨时空规划内部策略成为可能。2022年,Kubernetes将成为数据中心、公有云乃至边缘的计算标准。《数据安全法》的实施,意味着对数字经济的监管更加严格。同时也带来了客户需求的一系列变化:(1)从关注备份数据的有效性到关注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对备份的要求是可以恢复,对数据备份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能力没有要求。《数据安全法》提出要妥善管理数据备份基础设施,这让很多客户对数据存储的加密性和不变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从关注备份数据的可用性到关注备份数据的复用和资产化。过去,企业只要做好数据备份,就可以达标。《数据安全法》提出了数据利用的要求,让更多的企业明白数据是企业的资产。法规生效后,很多客户开始关注如何在合规的前提下使用数据。(三)从传统的注重数据复制能力到注重数据监控能力近年来,勒索病毒活动猖獗,《数据安全法》对数据监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应从监控流程入手,对监控数据管理工具提出新要求,不仅要体现RPO和RTO,还要面对勒索软件防御、合规运营、数据质量审核、考核等管理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