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企业都需要定义自己的目标,以最大化潜在收益。在使用DCIM时,数据中心管理者需要了解他们当前的数据中心管理和IT资源,并进行自我评估。在部署DCIM时,需要考虑哪些问题最需要解决,如何做最大的改进和完善。下面介绍DCIM在其应用中的直接、间接和潜在的收益和成本。潜在的基础设施优势为数据中心设施采用DCIM的潜在优势更为直接且更易于量化。用于衡量和改进设施的最著名和最容易理解的指标之一是能源效率,以PUE或电源使用效率表示。DCIM本身并不能解决那些大的基本问题。但是,它可以更清楚地显示耗电的各个元件(电气和冷却系统)。然而,在许多较旧的数据中心中,这并不是单独监控的。例如,在能源效率相对较差(即PUE为2.5)的较旧的大型数据中心设施中,最大的电力浪费来自冷却系统。有一些改进可以帮助提高冷却效率(例如将温度提高几度和安装机架盲板),但很少有人愿意投资安装DCIM系统。在许多情况下,一些简单的改变就可以将冷却系统的能耗和成本降低5%到10%。虽然简单的改变可能具有成本效益,但进一步的改进是难以捉摸的。DCIM系统的直接好处是它可用于测量和跟踪与IT热负荷单独相关的所有冷却系统组件(CRAC、CRAH、冷却器、泵等)。这使得可以显示子系统内各个组件的性能和整体能源效率的变化程度,从而影响操作和性能。这可以进一步降低冷却能耗,从而节省经常性能源成本,这是DCIM展示的总体投资回报率之一。但是,如果数据中心的能效已经比较高效(即低于PUE1.5),DCIM不太可能尽可能多地节约能源,这会降低DCIM系统在这方面的价值。无论节能情况如何,通过实施行级或机架级环境传感器,DCIM都可以帮助确保在温度升高时检测到设备过热(即ASHRAE)。它还可以显示任何“热点”(通常是由于不当的气流问题)。当部署补救措施以优化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时,还可以衡量补救措施的节能效果。这种机架级或行级监控具有提高IT设备可靠性的能力,可以帮助ASHRAE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运行,尤其是在高密度数据中心,效果更为显着。根据DCIM供应商提供的功能,计算流体动力学样式建模(或实际CFD功能)可以提供图形热图功能。该功能可以为“假设”气流场景计算和显示新设备的位置,这也是整体容量管理的一个要素。这也有助于冷却系统受影响区域的故障分析。例如,如果CRAC单元发生故障或需要关闭进行维护。这有助于整体可用性,CFD的功能是间接的,但非常有价值。但是,这是一个更昂贵的选择。成功安装基本系统后,购买CFD后可将其用作附加组件。系统集成在许多情况下,楼宇管理系统(BMS)连接了一些现有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向DCIM系统提供信息。这需要一个与现有BMS接口的硬件网关。实施通常包括系统集成服务,这通常需要BMS提供商的合作伙伴。从实际的角度来看,如果现有的BMS供应商推出自己的DCIM软件包,可以提供低成本(或无成本)的BMS集成系统,成为客户购买其DCIM系统的诱因。.这大概也是为了避免其他厂商的指责。然而,如果他们不选择DCIM供应商,那么系统集成的成本应该会更高,因为BMS供应商没有经济动机放弃他们的专有系统。直接成本上述简化相关设施的例子中显然有几项主要成本,例如核心DCIM软件的基础成本和任何可选功能模块的成本。此外,许多供应商还有额外的许可费用,这些费用通常基于受监控设备的数量(例如,每条电路)。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行级或机架级监测环境传感器的成本,以及它们的安装费用。最后,还有专用DCIM服务器(或服务器)的成本,以及软件安装费。潜在IT系统的优势监控基础设施是DCIM技术最成熟和最发达的方面。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功能、特点和优势,应用时间长,但已经落后。这有几个主要原因:首先,基础设施和IT之间存在重大的文化差距。此外,IT系统有更多的功能域,在许多情况下,系统管理员将系统与不同的和专有的管理控制台联系在一起,这些控制台可能会或可能不会与集中式IT系统管理控制台互操作。此外,IT软件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而硬件也在不断发展,尽管速度很慢。即使在DCIM领域,许多软件供应商也希望将其打造成“超级”集中式管理控制台。在实际层面上,大多数DCIM监控IT硬件的功率以尽可能提供细粒度的服务。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现代IT设备都带有一个管理系统,可以通过SNMP查询,使用DCIM包提供实时的电力使用情况和环境状况。然而,虽然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在机架级别实施电源监控并在楼层级别监控PDU分支电路状况,或者监控机架内的PDU(IT设备使用的智能配电)。这样做的一个主要好处是在机架级别进行更好的容量管理和规划。如果您盲目地添加额外的服务器机柜,它还可以帮助避免线路过载和断路器跳闸,从而显着提高设备可用性。这是一种间接但重要且切实的好处。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举措和措施使DCIM的整体承诺成为现实,或许人们正试图转向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软件定义一切,当然还有基于云的资源。这些将由供应商和最终用户以及服务提供商驱动。事实上,GreenGrid在去年年底成立了DCIM工作组,帮助研究DCIM系统的要素,平衡各方利益。然而,每个人都同意,安全问题是广泛采用DCIM的重大障碍。间接成本供应商有购买DCIM的成本,在使用DCIM的过程中也有很多间接成本,例如整体项目管理、系统管理和安装过程中的培训。不应低估这些成本。管理DCIM的承诺好处是提高生产力,这可以减少员工手动处理来自多个设备的数据自动轮询的工作量。虽然这是每个DCIM平台的核心功能,但它仍然需要系统管理员来处理用户访问权限(权限级别、用户屏幕视图等)、报告生成、添加新监控设备和系统数据库备份等任务,以及这只是举几个例子。与任何其他关键系统一样,其他技术人员也应该接受培训,例如执行备份的主要管理员。如果DCIM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正确实施,它可以大大减少与测量相关的手动任务量,尤其是在大型设施(和多个数据中心)中。用户培训虽然DCIM的仪表板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视图并简化了对数据中心所有元素的监控和管理,但与任何其他系统一样,用户需要接受培训才能最有效地使用该系统。一些DCIM系统具有更直观的界面,这些在产品演示过程中更加明显,因此使用这些产品的用户和管理员需要更多培训。这可能是供应商的额外成本。此外,额外的会议,以及高级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需求,也需要额外的费用。此外,还应考虑最终用户人员培训时间的间接成本。原则和底线上述实施例仅代表了DCIM潜在好处的一小部分。然而,用户数据中心和IT系统的规模也对潜在收益的相对价值和总成本有重大影响。当用户起草基本要求或创建最终的DCIM“愿望清单”时,他们计划的最终目标是采用全面的DCIM系统来提高运营和能源效率以及数据中心的整体可用性。但在现实中,用户必须考虑他们的实施时间表和期望,并分阶段实施。因此,建筑用户应充分利用DCIM最实用的功能,在全面部署DCIM时做出更准确的预算和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