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正在让我国的交通发展面临重重困难。一方面,道路拥堵、事故多发、停车难等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安全和体验;另一方面,各种交通问题的出现也给商业货运、城市经济和环境生态带来了破坏。在此背景下,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认为,引入智能化新技术,推动交通运输发展迈上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新台阶,无疑是实现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应用尤为关键。人工智能为交通管理赋能对于交通管理,人工智能是一个助手。现有各种交通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交通管理。传统的“交警+装备”形式的交通管控可以取得一定的治理效果,但随着人口红利的衰退和人工成本的急剧上升,这种“以人为本,以物为辅”的管理方式逐渐被淘汰过时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恰恰可以改变这种形式,从交通秩序控制和行为控制两个方面带来变革。在交通秩序管控方面,人工智能贯彻疏通思想,利用大数据分析道路交通状况,利用算法实时监控道路运行效率,结合红绿灯等信号控制,优化时间和交通引导,从而大大提高通行效率。目前,阿里云的“城市大脑”、滴滴的“智慧信号灯”、海信网络的“交通管理云大脑”都是这方面的常见应用。在交通行为控制方面,人工智能通过与各种前端采集设备的结合,展现出其独特的功能。比较常见的是AI相机,具有人脸识别、深度学习等功能。对于不文明交通行为的抓拍和交通人员的行为监控,不仅更加清晰明了,而且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使交通控制更简单、更智能、更优化。人工智能为交通出行保驾护航对于交通出行来说,人工智能是守护者。人们的出行需求有两点:安全和便捷。近年来,为推动交通更加便捷,虽然以互联网为支撑的网约车等新型出行方式越来越多,但由此带来的安全性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带来的智慧出行,不仅加速了出行的便捷,也带来了更多的安全保障。人工智能大大改善了出行体验。所谓智慧出行,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人工智能,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融合,形成一种“合理配置在线资源”的新业态、新模式。和高效优质的线下运营”。.并利用卫星定位、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实现对城市和道路的实时感知和导航,给人们带来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包括阿里巴巴的“ET城市大脑”、百度/腾讯的地图导航服务,都是人工智能实现智慧出行的重要案例。前者通过“大数据+地图”获取用户出行数据,打通云端与用户端的数据交互,进而打通城市交通的“任督二脉”。后者基于各自的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涵盖自主出行、共享出行、大众出行三大场景,支撑智慧出行新发展。人工智能解决交通停车问题对于交通停车,人工智能是游戏规则的改变者。现实中,大部分司机开车的时间主要浪费在两个方面,一是堵车,二是找车位。停车难,几乎和交通拥堵一样,已经成为困扰人们出行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如果你留意,你会发现近年来,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城市相继推出了无感付费停车场或自动泊车系统。这恰恰是人工智能在停车领域带来的一场革命。与传统的人力找车位再人工停车相比,人工智能可以在第一时间为司机找到空车位,结合AGV等机器人设备,自动泊车不再是梦想。同时,在取车结算方面,无感支付方式也让车主免去了以往的烦恼。汽车被机器人运走后,可直接开走,通过出口时可自动支付结算。使用起来非常简单方便。据了解,目前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各大商场、机场等人流量大的场景。在此前正式运营的大兴机场停车场,也采用了智慧停车新模式。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智慧停车有望得到全面普及,成为解决城市交通管理的有效途径。人工智能也将进一步加快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