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B端设计师的价值从何而来?这是我想谈很久的话题。最近咨询和讨论比较多,所以展开说说大家的看法。B端设计师,到底是怎样的设计师?C端设计是面向一般用户和消费者的界面设计,B端设计是面向企业端和业务用户的界面设计。这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常规语境中,C端一般指的是手机APP产品,B端指的是PC端的网页管理系统。这是一个非常不准确的说法。企业产品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PC端的网页系统,还包括:定制的数据可视化系统、电脑客户端、定制的终端系统、手机APP。每个领域的设计都包含了不同的规范、需求、知识点,尤其是近几年流行的数据可视化设计,融合了越来越多不同的渲染、前端、交互内容。可以说完全是一体的。一个全新的课题。当然,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一般不会面面俱到,使用最广、需求量最大的肯定是网页管理系统了。这也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理论上,一个网页管理系统是不会被我们直接敲代码控制的。需要设计相应的界面和交互元素,让用户通过图形界面进行操作。既然有图形化的界面,就需要设计者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来完成、输出并提交一个美观易用的界面。一个专业的系统界面还应该包括优秀的详细设计、设计规范和交互式动态效果。那么梳理一下,B端设计师的工作一般理解为为企业和B端用户设计系统界面。专业的B端设计师可以提供更好的系统规格、设计细节和文档。哦,对了,顶多加上适当的互动创意,注释,切图。这么理解,就完了吗?B端设计师的困境如果我们在B端的工作只是做界面和切图,那才是真正的幸福星球。然而,现实世界的发展并不总是如我们所愿。给我们的工作造成最大困扰的有两个原因,开源系统的完善和简陋的工作环境。开源系统,即开放免费的系统代码,可以直接下载或复制粘贴到自己的项目中。这类项目的作用是帮助程序员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不至于重新发明轮子。一些基础框架和功能已经提前实现,程序员只需要专注于业务功能的实现即可。比如重写一个下拉菜单,需要定义default、selection、click、disable等功能,以及弹出层的层级关系和交互动画。虽然做起来并不复杂,但一个项目可能包含几十个、上百个同级别的操作模块。如果重来一遍,工作量就太感人了。连007都受不了,程序员的脑袋也太大了吧。会被重新生成……所以,使用开源项目代码是B端项目中普遍、合理、正常的情况。也因为B端项目需求的不断增长,相应的开源系统也越来越丰富和专业。国内最常用的两个B端管理系统框架有AntDesign和ElementDesign,其他还有Keike的Ke.Design,京东的Nut.UI,iViewUI,VantUI等,更不用说国外的Bootstrap和Anglar了是相应的框架。这些开源系统不仅包括框架、代码和组件,还包括界面布局、视觉、颜色、图标和动态效果。可以这么理解,相对于业务代码的不确定性,设计内容相对固定,这让开源项目可以尽其所能地提供所有可以想象到的可视化内容。不管你想到的还是没想到的,系统都已经为你定制好了,使用规范和材质都是一样的。比如一个走马灯控件,Ant提供了上、下、左、右四种状态,这在你自己的项目中是不可能达到这个水平的。系统设计组件库如此齐全,我们只需要从以下资料中复制粘贴,就可以做一个CVS(复制粘贴保存)man,快速制作可视化页面,每天准时下班,生活就是无边无际,每天发照片……但凡是在实际工作中经历过这种操作的设计师,很快就会开始感到焦虑,因为工作内容太“简单”,没有技术难度。这个过程不需要我们去设计,而是反复排版拼贴。即使是自学几个小时的程序员也能完成同样的工作。那么作为一个B端设计师,一个熟练的工具制造者的价值是什么?这个问题不仅是给你的,也是给一般公司的老板和团队成员的。虽然B端项目开发需求旺盛,但从业人员的相关专业度并不理想。当B端设计师被贴上材质拼接工具人的标签时,团队自然不可能给予相关尊重,再加上团队成员本身在项目管理上也是一知半解,对交互和设计。B设计生活环境。比如产品经理不让你开需求评审会,只是丢给你一堆原型,让你什么都不用问,直接用组件库拼出来。或者你辛辛苦苦开发出来的原有页面和交互,直接按照系统提供的在之前的布局过程中替换掉,也不跟你打招呼。或者,因为设计工作“太简单”,你总觉得自己时间有余,何必招产品经理呢,你才是真正的产品设计。除了界面工作,顺便梳理一下产品需求(虽然你不知道怎么做),或者跟老板/开发/销售/运营沟通,制定产品框架,功能服务,快乐加倍。总而言之,B端设计师在项目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不仅没有话语权,更没有实质性的产出。那么我们的价值是什么?这个行业只需要艺术吗?结论留悬念给大家讨论,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写下自己的想法和体会。下一篇文章请点击:B端设计师的价值在哪里?看总监级分析(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