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原来《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企业的杀伤力如此之大

时间:2023-03-13 23:46:45 科技观察

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将正式实施。它将给个人和企业带来很多变化。一些企业可能会因为这部法律的实施而遭受重创,甚至倒闭。“精准营销”产品或将不复存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后,通过“精准营销”进行客户分析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将遇到严重问题。今年315晚会披露,科勒卫浴门店私自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采集人脸信息进行精准营销。系统采集进店顾客的人脸,进行数据分析,判断是新顾客还是老顾客。甚至可以给客户贴上标签,识别“难缠”客户等,方便店员销售产品,根据用户属性制定。价格谈判策略。不仅是科勒卫浴,很多楼盘售楼处门口也安装了类似的摄像头,帮助销售人员进行精准营销。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图像采集和个人识别设备的安装必须有醒目的提示,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除非征得个人同意。如果一定要设置一个显眼的提示标识,并征得每一位用户的同意,显然没有一家公司愿意这样做。正因为如此,会造成用户的流失和品牌美誉度的下降。所谓的“精准营销”工具前景堪忧。“个人推荐”将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对于企业来说,使用推荐算法可以提升用户体验,快速定位目标用户,提高转化率。然而,近年来,“个人推荐算法”有被滥用的趋势。在引擎上搜索某款产品,打开其他APP都是相关广告,给用户带来了困扰。基于此《个人信息保护法》快递提供,通过自动化决策方式向个人进行信息推送和商业营销,也应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为个人提供便捷的拒绝方式。这种强制性的、基于兴趣的推荐机制将结束。使用推荐算法的产品将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提供一个不基于个性推荐的选项,要么提供一个用户可以拒绝使用的选项。这一规定会让很多公司很难收集到某些人群的数据,比如性别、兴趣领域、手机型号、使用时间等。同时,如果某个产品的受众正好重叠有了喜欢拒绝“个性化推荐”的用户,广告商就不会再投放广告。打击“大数据杀戮”有了更多的法律依据。一些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经常使用大数据杀戮。同一款产品对于新老用户的价格是不一样的,用户年龄越大价格越高,不同的人显示的价格是不一样的,甚至不同型号的手机价格也是不一样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将“大数据杀戮”写入法律。个人信息处理者使用个人信息做出自动决策。确保决策透明、结果公平公正。区别对待。对于“大数据杀熟不法分子”而言,这一规定无疑将对公司营收产生重大影响。授权应遵循“伤害最小的原则”。为了获取用户信息,达到获取流量、提高转化的目的,很多企业都会想方设法收集客户信息。例如,餐厅要求用户在点餐时通过手机号扫描二维码授权或注册账号。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个人信息保护法》实现后,该方法将被阻塞。任何企业冒险非法请求用户授权的,将依照法律有关规定予以处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个人信息安全将面临进一步的监管,任何企业都应注意相关法律法规,规避相关风险。同时,我们要遵循用户至上的原则,明白一切基于侵犯用户利益的行为都是昙花一现,并非长久之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