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时间:2023-03-13 22:31:27 科技观察

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加上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的优化,将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下游应用场景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人工智能产业稳步增长人工智能(AI)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驱动力,通过计算能力等内生动力为实体经济各领域提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数据和算法。解决方案已经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020年,AI产业将保持平稳增长。国际数据公司(IDC)估计,全球人工智能产业价值1565亿美元,同比增长12%。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达434亿美元,同比增长15%。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各地政府也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人工智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随着工业数字化带来的数据库日趋成熟,训练层(学习能力)、感知层(信息接收能力)、认知层(信息分析能力)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熟,现已正式进入实际应用的产业效益转化阶段,在医疗、交通、零售、工业、教育等行业实现了大量应用。●AI+医疗近年来,“AI+医疗”发展迅猛。以其智能化、自动化的特点,主要应用于公共卫生、医院管理、医学影像、医疗机器人、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精准医疗和医疗支付等领域。.虽然“AI+医疗”还处于早期阶段,商业化应用程度较低,整体市场渗透率也较低,但“AI+医疗”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据IDC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应用端市场规模将达到1270亿美元,其中医疗领域的市场规模将占到整个市场规模的1/5。未来,人工智能不仅可以帮助医院和药企进行管理和研发,还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提升医疗现代化水平,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AI+交通“AI+交通”是指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技术应用于交通系统管理、出行导航、车内交互等多个交通环节,从而提高交通智能化。提升城市交通便利化水平,提高道路通行速度,优化人车交互体验。从交通管理的角度来看,传统的城市交通网络缺乏数字化管理,存在无法及时获取路面数据、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AI识别技术和强大的算法可以实时监测道路异常情况,预测拥堵趋势,调整信号灯时差,对路网进行整体优化。在出行导航方面,AI可以依托实时的道路数据信息,掌握路线情况、历史行车时间等数据,通过海量大数据分析计算出最佳出行方案。在人车交互方面,AI首先利用深度学习功能记录车主的驾驶习惯,再利用语音交互技术为车主提供优质的人车交互体验,实现驾驶习惯记忆,疲劳监测、紧急制动和紧急停车等功能,最终实现车辆的全自动驾驶。●AI+零售“AI+零售”是指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等人工智能技术在零售场景的应用。通过为零售业的参与者和不同业务环节赋能,实现零售业的整体升级。和改造。人工智能将主要应用于智能客服、精准营销、无人零售、智能运营等服务领域,推动行业“人-货-场”结构变革,加快信息流通产业链环节,提升产业整体素质。数字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无人零售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人工智能技术贯穿实体零售模式的全链条,从而提升支付、金融、供应链等不同环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AI+产业由于产业细分众多,各个领域的研发、生产、管理环节差异较大,目前AI在产业领域的市场渗透率较低。调查显示,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市场渗透率仅为8.6%,其中电子、汽车、石化等领域的应用较为成熟。从人工智能技术的具体应用来看,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重点是生产过程。通过产品识别、测量、定位和检测,实现产品分拣、装配、搬运、质量检测等功能。各生产环节智能化运作。工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主体,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因此,人工智能在我国工业领域的应用价值潜力是比较大的。此外,工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但由于工业领域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该行业的发展势必受到制约。人工智能可以释放各个环节的劳动力成本压力,提升工业生产效率。●AI+教育“AI+教育”以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为支撑,实现个性化备课、AI在线课程直播、个性化问答、智能校园信息管理、智能测评、智能化更正等等。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运用智能技术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构建智能学习、互动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3年,我国“AI+教育”市场规模将超过7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