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15日,据外媒报道,建立在大型人工神经网络之上的人工智能正在帮助人类解决金融、科研和医学等领域的问题.但是他们有人类意识吗?现在,一位专家认为,这可能已经是事实了!近日,OpenAI创始人伊利亚·萨茨克维尔(IlyaSutskever)发推称,当今最大的人工神经网络可能具有一定的意识。他没有提到任何具体的AI发展,但他可能指的是大规模人工神经网络,例如:GPT-3,OpenAI构建的1750亿参数语言处理系统,可以翻译、回答问题和填空.目前,研究人员并不知道“略有意识”代表的是什么认知水平,因为意识在人工智能中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组相互连接的单元或节点,可以模拟生物大脑的神经系统,可以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通过记忆学习来执行任务和活动。然而,大多数专家认为这些系统永远不会接近人类智能,更不用说人类意识形态了。几十年来,从《星际迷航》的《数据先生》到《太空漫游》的超级计算机HAL9000,科幻作品一直在宣扬基于人类智能水平的人工智能概念。《太空漫游》中,HAL9000选择杀死宇航员自救,当宇航员Dave要求HAL9000打开舱门进入飞船时,HAL9000说:“对不起,Dave,我恐怕做不到它。”虽然人工智能现在已经完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任务,包括:飞行宇宙飞船、自动驾驶汽车以及人工语音和人脸识别,但有人声称人工智能具有人类意识只是“炒作”。据相关媒体报道,Sutskover在发布这条推文后不久就遭到强烈反对。大多数研究人员担心他关于高级人工智能的说法被“夸大了”。人们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回到对人工智能的机遇和威胁的更现实的认识水平。几个世纪以来,即使在人类中,意识的确切性质一直是推测、辩论和哲学思考的主题。然而,根据神经科学家ChristofKoch的说法,意识通常被视为人们生活的“一切”。他在日记《自然》中写道,意识是萦绕心头的旋律、巧克力慕斯的甜蜜、牙齿的痛楚、对孩子的深情,以及最终所有关系都会结束的痛苦认识。1990年出版的一本临床医学书籍描述了人类意识的不同层次,正常状态包括:清醒、清醒和警觉。因此,具有某种“意识”的人工智能是其中一个阶段,但该领域的其他专家认为,讨论人工意识的概念是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分心”。2019年,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的ElisabethHildt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称人们普遍认为“目前的机器和机器人是没有意识的”,尽管科幻小说可能夸大了描述。近年来,这种观点似乎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2021年,《人工智能前沿》杂志发表文章指出,人工智能要达到人类智能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事物变得多么智能和自主,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它们可能仍然是无意识的机器人,或支持人类完成特定、复杂任务的专用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