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会飞的无人机不代表想飞就能飞

时间:2023-03-13 12:10:02 科技观察

自古以来,人们就梦想着能像鸟儿一样翱翔在蓝天。无论是童年的纸飞机,还是今天的无人机,飞翔的都是人们对天空的热爱。爱。但是如果你想,飞行无人机不仅仅是飞行。这不,在第三届进博会期间,上海市公安局查处了一起无人机违规扰乱公共秩序的多起案件。违规使用无人机被查处据中新网11月18日消息,世博会前夕,??上海市官方发布《关于加强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无人机等“低慢小”航空器安全管理的通告》,明确自2020年11月1日0时至24日:00月2020年11月12日,上海禁止无人机等“低、慢、小”飞行器在本市行政区域内飞行。”记者18日从上海警方获悉,进博会期间,上海市公安机关查处了一起违规多次发射无人机扰乱公共秩序案件。目前,上海市公安机关已给予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元)行政处罚”。案件中,警方通过视频巡查等方式发现,一名男子在禁飞期、禁飞区放飞无人机。上海市公安局公安总队立即调派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人员赶赴现场,将违规嫌疑人陈某抓获,并就地放飞无人机。经查,陈某明知全市处于禁飞期,仍执意使用未登记的无人机在人员密集区域开展活动,并在当天多次起飞,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消息一出,各方关注。在新浪微博话题#上海第一低权利设计飞驾驭驾被接受#中,网友纷纷留言。“艾梦香的鱼”说,“随着无人机的普及,防范空中隐患势在必行。”《吴宝163》说,“无人机不能乱飞,更不能想飞哪儿就飞哪儿”。有网友表示,“使用无人机一定要合法合规”,“为了你的生命财产安全,拒绝‘黑飞’”,也有不少网友发问,“你想飞无人机去哪里注册?而你能飞到哪里去?”“黑飞”通常指的是无人机没有取得无人机飞行执照或者无人机没有取得合法身份的飞行,也就是无证飞行。事实上,近年来无人机在禁飞区“黑飞”“乱飞”扰乱社会秩序、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事件比比皆是。试想一架无人机从几十米、几百米的高度坠落,无论大小,都极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绝大多数无人机携带摄像头,有的还可以携带物品,不仅可能被用来窥探他人隐私,还可能严重泄露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此外,无人机非法放飞干扰民航飞机起降,多起机场停运。2018年12月和2019年1月,伦敦希思罗机场和盖特威克机场因无人机停飞,数万名旅客滞留机场,引发严重社会事件。大型机场的航班起降密度很高。一旦无人机与飞机相撞,后果不堪设想。在国内,成都双流机场、杭州萧山机场、昆明长水机场近年来都发生过无人机干扰飞机飞行的案例。责任人不仅要受到治安处罚,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合法驾驶无人机需要注意什么?随着大量消费级无人机“飞入寻常百姓家”,“飞行员”也想知道如何才能不“黑飞”、“乱飞”。《新民晚报》继报道了上海首例非法发射无人机被行政拘留的案件后,附上《上海行政区域内施放无人机操作步骤指引》。根据指引,无人机合法飞行需要完成以下三个步骤:1、首次购买无人机等“低速慢速”飞行器后,请登录无人机实名注册系统。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网址:uas.caac.gov.cn),输入自己飞机的序列号等信息,绑定自己的身份信息,进行实名登记;2、完成实名登记后,请主动登录“智能无人机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s://gaj.sh.gov.cn/wrj/)或上海市民政微信公众号保卫局公众号“警民快车上海”(执法公开-无人机智能控制模块)进入无人驾驶登记飞行器品牌、型号、飞控序列号等信息。3、每次发射无人机前,请通过“智能无人机管理服务系统”上报飞行的具体时间、区域、高度,系统会自动判断上报是否在管制区内,并进行反馈。系统,可以视为正常飞行,一般来说,严格按照上述步骤飞行是合法合规的。那么,无人机的禁飞区呢?所谓“禁飞区”,就是电子围栏系统。例如,市面上常见的大疆无人机都自带GEO地理围栏系统:GEO系统会动态覆盖全球各个飞行禁区,飞行用户会实时获得相关的禁飞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机场、因某些突发事件(如森林火灾、大型活动等)临时限制飞行的区域,以及一些永久禁止飞行的区域(如监狱、核电站等)。此外,用户还可能在某些区域收到飞行警告,例如野生保护区、人口密集的城镇和其他允许飞行的区域。上述不能完全自由飞行的区域统称为限制飞行区,包括警戒区、强化警戒区、授权区、限高区、禁飞区。GEO系统默认会限制无人机在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起飞或飞行。用户如需在该区域飞行,可通过已认证的大疆账号申请临时解禁并准备相关材料。此解锁功能不适用于高度敏感区域。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大疆无人机目前占据约70%的市场份额。但大疆的地理围栏系统仅供参考,不一定符合飞友准备的飞行区域的法律法规。因此,每位用户有责任在飞行前查看并确认相关法律法规,并对自身的飞行安全负责。同时,大疆也表示,部分禁飞区并未在其地图上显示,请以实际限飞数据为准。所以飞友们每次飞行前一定要了解并遵守当地的飞机管理规定。就像这起上海违规使用无人机的案例,就是因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上海才临时发布了禁飞通知,飞行员也知道政府的规定。正是在密集人群中频繁使用未注册无人机“黑飞”,才引发调查。加快提升无人机规范化管理近年来,无人机在应急救援、环境监测、电力巡线、航拍测绘、农业植保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无人机的尺寸、类型、功能、性能差异很大,不同情况下的运行保障内容差异较大,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为适应我国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国家密集颁布和完善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无人机的使用。中国民航局于2017年5月推出无人机实名登记政策,为我国无人机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基础手段。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统计,截至2019年底,行业无人机注册用户37.1万户,其中个人注册用户32.4万户,企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法人用户4.7万户。该行业共有39.2万架无人机注册。此外,对于无人机的应用,民航局一直坚持“放管服”的理念。无人机行业正沿着健康有序的道路发展,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无人机分为军用无人机和民用无人机。民用无人机又可分为工业级商用无人机和个人消费级无人机。也按重量分为大、中、小、轻、微型五种。绝大多数消费级无人机都是轻型或微型无人机。重量在250克至7公斤之间的为轻型,重量小于250克的为微型。微型无人机不需要考证,需要驾照操作的无人机大多是小型到大型无人机。这里考证的是无人机驾驶员执照。总的来说,无人机“爱好者”和无人机“实践者”是有区别的。个人消费级无人机主要应用于航拍、跟拍等娱乐场景,而商用无人机应用范围广泛,可应用于农林植保、物流、安防、巡逻等众多领域.驾驶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以“休闲玩”为目的的飞行通常不需要参加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考试。在人烟稀少、空旷的无人区,普通消费者想驾驶微型无人机来拍炫酷的“空中自拍”,不用紧张,多半不会违法违规。但是如果你想在非适航空域(主要是视线之外)飞行,你需要接受培训和认证。同时,为防止无人机等“低、慢、小”飞行器“乱飞”带来的安全隐患,“飞行员”在飞行前必须确认飞行空域。即便是微型无人机,相关部门依然有权对其飞行进行监管。不仅是无人机,所有具有“低、慢、小”特性(“低空或超低空飞行,飞行速度慢,不易被雷达探测到”)的飞行器和空中物体,如风筝、气球、孔明灯等等,都会受到控制。这些飞行器或漂浮物的飞行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下,速度较慢,雷达反射区小,难以发现、捕捉和处置,容易对空中造成威胁国防安全。公共安全无小事,“飞手”飞行需谨慎。不清楚相关规定的无人机玩家要注意不要让自己触碰系统的“高压线”。(《中国民航报》、中国民用航空网记者白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