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据中心,光模块无处不在,却鲜有人提及。事实上,光模块已经是数据中心应用最为广泛的产品。现在的数据中心基本都是通过光纤互连,电缆互连越来越少。因此,没有光模块,数据中心根本无法运行。光模块是将电信号在发送端通过光电转换转换为光信号,再通过光纤传输后在接收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即任何光模块都有两部分:收发器功能,做光电转换和电光转换,使光模块与网络两端的设备密不可分。一个中型数据中心有几千台设备,要实现所有这些设备的互联,至少需要几千个光模块。单个光模块的价格虽然不高,但数量大。如此算来,数据中心光模块采购的综合成本并不低,有时甚至超过一般网络设备的采购量,成为数据中心中的一个细分市场。光模块虽然体积小,但作用却不小。没有它,任何数据中心都无法运行。随着数据中心市场的不断扩大,直接带动了光模块市场的不断发展。过去五年,全球光模块市场增长迅猛。早在2010年,全球光模块市场销售收入仅为28亿美元。到2014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已超过41亿美元。到2019年,光模块市场销售额预计将增至66亿美元。光模块正向超高频、超高速、超大容量方向发展。预计到2017年,全球10G/40G/100G光模块收入将达到31亿美元,占整体光模块市场的55%以上。其中,40G光模块和100G光模块年复合增长率将分别高达17%和36%,巨大的市场需求吸引了众多厂商的投资。也正是因为光模块市场的暴利,导致很多人冒险做假冒光模块生意。例如,直接从光模块厂商大批量采购光模块,再批发给其他厂商或数据中心客户。也有一些光模块干脆冒充正规光模块厂家,以次充好,以低价换取高额利润。一旦使用了这种劣质光模块,风险就可能随时降临。有的劣质光模块发热大,有的光模块错包多,有的光模块工作不稳定,有的光模块内部信息记录错误等等。市场,扰乱市场。不过,这也反映出光模块市场比较火爆的事实。其实,打开光模块内部,可以看到结构比较简单,不涉及任何复杂的电路。最重要的一点是制作工艺比较高。如果工艺制作不好,会极大地影响其光路质量,有可能与对子不一样。末端光模块无法连接,或者经常产生一些链路错包,影响数据转发。尤其是现在40G、100G等高速光模块往往对光模块的生产工艺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光模块厂商都能生产这种100G的光模块,这也使得100G光模块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光模块其实是一种技术要求很高的产品,技术含量很高。光模块本身材料成本不高,但技术附加值高,因为开发一个光模块往往需要光学、电路技术、网络技术。许多科研人员需要投入大量的科学研究。这方面的人力投入巨大,必须计入制作光模块的成本中,使得光模块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当然,与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相比,光模块的利润更高。与竞争相对充分的服务器、网络、存储等细分市场不同,光模块市场的竞争并不均衡。国外几家光模块厂商占据主流供应商,国内几家光模块厂商也能分得不少市场份额。总的来说,光模块厂商这几年的日子好过很多。尤其是随着数据中心对40G/100G光模块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给光模块厂商带来了足够多的机会,而这些高速模块的利润也比较高。提供质量可靠、满足数据中心要求的光模块并非易事。近年来,数据中心技术的其他方面也在不断提升,对光模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唯一的就是要有高速。目前服务器接口从1G到10G,汇聚交换机从10G到40G/100G、25G、400G的标准也在制定中。一旦标准形成,具体的光模块设计和开发也将得到扩展,将有可能进一步提升数据中心的网络带宽能力。二是绿色环保,耗电量低。数据中心的耗电量非常大,计算发热耗电量是极大的浪费。如果一个10G光模块的工作功耗是3W,那么一块48万兆交换机板的光模块功耗将达到144W,如果插上一个16块板的网络设备,则需要2300W,相当于同时点亮23个100W的灯泡,耗电量很大。三是密度高,节省空间。虽然光模块的速度越来越高,但可以设计得越来越小。以前的GBIC光模块只有千兆速率,比现在的10G还要大。以前的100G光模块端口有将近10CM长,现在100G光模块和10G光模块在尺寸上没有区别。一块板上可以做48个100G的端口密度。四是成本低。100G光模块的高价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市场需求。100G光模块的高昂价格让很多数据中心望而却步。因为不仅是光模块,连配套设备都需要重新投入,所以整体成本不小。如果100G光模块的成本能够大幅降低,很快就会在数据中心得到普及。目前,能够部署100G互连的数据中心非常少。因此,提供高质量的光模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不断的研究来提高光模块的生产水平。光模块虽小,但在数据中心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在数据中心对带宽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光模块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据中心的发展,因此希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光模块市场,将推动光模块市场更快的发展。用“小体积大作用”来形容光模块在数据中心的作用一点也不为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