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机你会用七年吗?也许你已经习惯了智能手机平均每2-3年就需要更换一次,但一直以环保为名打击消费电子行业的欧盟似乎并不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本月,德国政府开始推动欧盟通过一项新提案,要求手机制造商至少发布智能手机并提供七年的安全更新和备件维护,以期在今年降低手机更换频率。方式。以达到更环保的目的。在此之前,欧盟在该领域更为人熟知的动作是在2019年提出要求智能手机保证至少五年的系统更新。在此次提案中,不仅对系统更新周期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新的硬件要求:“至少七年的手机硬件备件维护支持”也是此次提案吸引更多人关注的原因。手机用户的关注。主要原因。从行业现状来看,该提案最终能否成为欧盟的一般性法律,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而这一提案公开后,也遭到了手机厂商的强烈抵制:行业规范组织DigitalEurope希望欧盟只强制要求三年的系统安全更新,希望手机配件的维修范围只包括屏幕和电池。不包括相机、扬声器和其他手机配件。虽然在这个提案敲定之前还有很多变数,但也让我们想起了这个关于智能手机的灵魂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智能手机需要如此频繁地更换?为什么你的手机越来越“短命”?手机=消耗品?传闻:每部iPhone出厂时,机身都会安装专用芯片。每当下一代新品发布时,苹果CEO库克会按下那个按钮,你的手机就会开始进入报废模式:不仅会开始经历各种冻热,你的手机也会在各种意外中损坏。总之,是时候库克:计划通过这当然只是个玩笑,这样的按钮肯定不存在,但现实是我们的手机真的很像“计划报废”。一段时间后,原本耐用的电池开始不得不每天多次充电后,系统开始卡顿,连扫码支付都可能死机。当然,这不是心理因素造成的。真正的原因是:智能手机现在正在按照制造从设计之初就制定了耗材标准,设计寿命为12-24个月。这个周期几乎影响了当代智能手机的方方面面:比如苹果的“年度更新”计划,就是让用户以12个月为周期更换新一代iPhone;现在主流的分期购买计划还会提供12个月或24个月的分期付款计划,让更多人被“四舍五入等于白送”的想法所左右,最终选择按下付款键。同时,如今的大多数智能手机只提供一年的售后服务支持。因此,让设计寿命为两年的智能手机保持欧盟要求的七年官方售后支持和系统更新,本身就是与“手机=消耗品”的主流观念背道而驰的事情。但从环保的角度来看,欧盟认为,让手机更新换代变慢,才是更环保的未来;而站在普通用户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确实有很多人认为:如今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很难跟上手机的迭代周期。真的有必要那么快换手机吗?硬件更新>软件更新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只有一个标准:手机是否还能满足你正常的使用需求。由于手机的设计生命周期是两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机会逐渐“老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自己动手就能解决,有的就没那么简单了。笔者现在手头有一款2016年发布的旗舰手机——小米Note2,虽然2019年小米官方对其系统更新支持已经结束,但依然可以解锁手机,刷入第三方安卓系统,使用。体验更多安卓系统新功能,使用更顺畅。刷入新系统后,即使没有目前手机主流的全面屏设计或多摄模组,也是一款能用的手机。作为轻度用户的主力手机,至少能满足基本要求。收发信息,完成购物支付等需求。但相比于软件更新,在试图“挤掉”小米Note2的过程中,最影响实际用户体验的其实是手机硬件的快速老化:比如由于电池寿命严重下降再到电池容量的衰减,以及OLED屏幕长时间使用后造成的色差,这些都不是光靠刷机就能解决的事情。而如果你尝试进一步“翻新”手机,经过小米官方售后,你会发现该机型已不再支持。不管是屏幕还是电池,只能靠第三方维修,而且这个deal也不划算——换屏的维修价已经可以买一台正常屏幕的同型号机器了一个二手平台。这是很多老手机用户在维修手机时都会面临的问题:随着现代生活对智能手机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机的零部件也逐渐变得复杂,手机屏幕也随着我们日常使用的增多而不断提升手机——4K、120Hz刷新率、LTPO等概念被加入到智能手机的设计中。在此背景下,如果旧手机出现故障,维修成本非常高。相信很多人会更倾向于选择购买一部新手机来使用。对于手机厂商来说,随着手机发布时间的推移,使用同型号手机的用户会逐渐减少,手机硬件维护成本会越来越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压力会越来越大。这也是为什么手机厂商在此次欧盟提案中只愿意在手机屏幕和电池这两个选项上做出让步。不过,虽然硬件七年难保,但随着智能手机的隐私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手机厂商也开始更加积极地在新版系统中加入更多实用的隐私功能,并且也开始整合手机系统更新作为吸引用户的重要卖点:包括提供更长的系统版本更新和安全更新。例如,今年三星宣布其发布的所有Galaxy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将在发布后至少四年内获得安全更新,包括2019年之后发布的所有设备都将受此政策影响,而OnePlus也宣布其OnePlus8/OnePlus9系列将支持三年安卓版本更新和四年安全补丁更新。在手机硬件更新方面,iPhone靠着每一代能达到的千万级出货量,可以将手机生产线的维护成本降到最低。因此,市场上将会有更多的手机备件。它降低了手机的维护成本。此外,苹果在iOS更新中一直采用为老机型更新最新系统版本的策略,很多还在使用旧款iPhone的用户依然可以体验到大部分新版系统带来的功能优化。.对于大部分没有这么多产量的安卓手机,不同的手机厂商有不同的方式为自家手机厂商提供更长期的支持:谷歌不仅会为自家的Pixel手机提供更长时间的安卓版本更新,除了周期,我们还会与iFixit等第三方手机维修公司合作,尽可能以更低的成本维持手机维修周期。此外,虽然一部手机售后七年的维护成本很高,但随着经典机型带来的“钉子户”越来越多,一些嗅觉敏锐的手机厂商也开始发力。线下渠道:包括小米一加等手机厂商都推出了便宜的官方换电服务。这些虽然不能给手机厂商带来更直接的收益,但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增加用户粘性。对于如今更依赖软件服务赚钱的手机厂商来说,他们会更愿意为老机型推广这类服务。“延寿”服务。在智能手机的系统版本/安全更新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卖点之后,“手机能用多久”的问题本质上变成了“手机维修服务能用多久”。尽管欧盟提出的“七年生命周期”现在看来相当激进,但要让手机维修服务以合理的价格存在,在软件逐渐成为手机收入重点的情况下行业,这不仅是用户的实际需求,也将是智能手机设计的重要变革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