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软件在软件行业的地位,就像一座大厦的地基。被巨头垄断,国内企业和用户不仅在使用和成本上会受到国外厂商的制约,在信息安全方面也存在诸多隐患。因此,如何摆脱对国外基础软件的依赖,开发出优秀的国产基础软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日,Gartner发布了2018年数据库系列报告,《数据库魔力象限》、《数据库核心能力》和《数据库推荐报告》。在这一系列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了五家国内数据库厂商的身影,分别是阿里云、华为、红杉数据库、腾讯云、星环科技。从0到5,国产数据库的Gartner之路经历了什么?从冲进Gartner报告的数据库厂商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哪些关键词呢?对比Gartner预测的发展趋势,国内数据库的发展现状如何?从0到3,从3到5,中国数据库的Gartner之路Gartner是全球权威的IT研究和咨询公司,每年都会发布各种IT行业报告和著名的Gartner魔力象限。Gartner数据库报告由来已久,但直到2017年,中国数据库厂商才首次出现在报告中。在Gartner2017年数据库系列报告中,国产数据库共有三款,分别是AsparaDB、GBase和SequoiaDB,对应的厂商分别是阿里云、南大通用和SequoiaDB。榜单上的数据库厂商增加到五家,其中两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阿里云和巨杉数据库,其余三家分别是腾讯云、华为和星环科技。为什么中国数据库厂商在2017年的这个时候才出现在报告中?众所周知,中国数据库起步较晚,对数据库的技术要求很高。甲骨文、IBM、微软等老牌厂商凭借先发优势抢占市场份额。占据有利位置的中国数据库,必然有机会在这种情况下突围。云、大、物、智等新技术、新场景的适时出现,恰恰点燃了中国数据库的发展热火。巨大的市场、庞大的用户群体和需求,为国产数据库的发展提供了土壤。Gartner看到了过去几年中国数据库技术的发展。随着快速发展,2017年决定将中国数据库厂商纳入调查范围。“从0到3,从3到5”,这只是Gartner中国数据库之路的开始。事实上,随着“IOE”、数据安全等话题的不断发酵,中国数据库领域的初创企业和跨界玩家不在少数,其中“能人”也不在少数。鉴于Gartner刚刚将中国纳入调查范围以及调查的复杂性(包括技术进步、产品成熟度、市场规模、营收状况、企业应用案例和全球布局等维度),很多厂商来不及准备复习了。相信在以后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中国数据库厂商的身影。面对Gartner严苛的评选标准和复杂的评选流程,虽然SequoiaDatabase已连续两次入选Gartner的数据库报告,但CTO王涛在接受采访时还是忍不住“吐苦水”,“刚准备参加Gartner的数据库报告报告中的数据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真是个‘大工程’!”仔细阅读Gartner数据库报告,我们可以提炼出哪些关键词呢?从整个数据库发展过程来看,中国的数据库发展起步虽然晚,但发展速度很快,而且中国有很多场景推动了国外没有的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比如Double十一。如果我们横向看一下Gartner报告中入围的5家厂商,很多关键词都会出现在纸上。关键词一:原创据相关资料显示,过去几年,数据库领域出现了数百家新的厂商和产品。从国内的情况来看,整个数据库的发展热情也非常高,不仅有专注于数据库的厂商,还有跨界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厂商。从Gartner报告中包含的数据库产品来看,90%以上都是从头开发的。如果聚焦选定的5家国内厂商,巨杉的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SequoiaDB和阿里云的新一代关系型数据库POLARDB都是完全自研的。关键词二:开源Gartner在选择产品时并没有规定DBMS必须是闭源产品,商业支持的开源DBMS产品也包括在内,所以我们在报告中也看到了很多对开源数据库提供商业支持的厂商,比如各大云计算厂商提供的各种数据库服务。当然,也有很多自研的数据库厂商选择开源自己的产品,SequoiaDB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开源数据库是否仅在技术上有重大发展,其盈利能力如何?Gartner也对此评论道,“到2020年,基于开源的DBMS产品将占到DBMS总收入的20%以上,同时对主流买家的吸引力也会提高。》关键词三:客户评价客户评价是Gartner选择产品或厂商的一个重要维度,笔者认为这里的客户评价可以分为两部分进行讨论,一部分是产品的丰富程度是否足够让客户满意选择,一个是部署,然后是产品和服务能否得到客户的高度评价。一般来说,云计算厂商提供的数据库服务都比较丰富。以阿里云为例,Gartner在其优势中明确写到:“丰富的产品组合,阿里云是魔力象限中拥有最佳DBMS服务组合的云服务提供商(CSP)。“可以说,选择阿里云是因为其丰富的数据库服务。对于第二种客户评价,Gartner往往会根据厂商提供的客户名单进行回访,在回访中,会问客户很多细节问题,按照这个打分,这方面比较典型的厂商是SequoiaDB,根据Gartner报告中的描述,SequoiaDB在终端用户培训质量方面的调查得分是所有供应商中最高的,几乎所有调查得分均高于平均值,获得整体客户满意度第三高分。在Gartner2017年对SequoiaDatabase的评估中,也突出了客户评价的部分。关键字4:云是今年Gartner数据库的显着特征报告的特点是云计算厂商整体地位上升,甲骨文等传统数据库厂商受到挑战.从国内来看,云计算厂商的数据库研发热情确实很高。此次上榜的阿里云、腾讯云和华为提供的数据库服务大约有几十种。正是因为云的出现,中国的数据库才有机会突破现有的数据库结构。云数据库的按需扩展、按需计费等特性,使其赢得了中小企业和互联网公司的客户。而这种客户和行业的进入,也会反向推动数据库技术的发展。Gartner的预测是否符合国内数据库的发展趋势?对于数据库的未来发展,Gartner给出了四大规划假设:到2019年到2020年,为云数据库管理系统架构设计的存储与计算分离将成为主流的数据库平台即服务模式(dbPaaS),本地化服务也将开始出现。到2020年,基于开源的DBMS产品将占DBMS总收入的20%以上,数据库也将增加其对主流买家的吸引力。到2020年,至少70%的新应用程序和项目将继续使用关系技术。到2023年,75%的数据库将在云平台上,这一变化将彻底改变DBMS供应商格局。关于这四大规划假设在国内的情况,笔者向红杉数据库CTO王涛求证:首先,红杉数据库产品SequoiaDB本身采用了存储计算分离架构。存储计算分离架构可以说是国内最好的。本地服务已经出现;其次,对于开源DBMS产品和关系技术应用的收入预测,王涛认为,如果在国内场景能达到这个比例,到2020年就不需要完成了,可能会在2020年完成。进步;其三,数据库上云更多是基于各企业的服务客户群体和发展规划,但不可否认的是,上云将是数据库厂商新的增长点。如果将中国市场与Gartner的市场预测进行对比,中国数据库的技术和应用发展显然更“狼性”,突破速度更快,但历史积累的“差距”依然存在。海外市场份额不足:这是中国数据库厂商的通病。制造商的大部分业务都在中国。虽然也有在国外建设数据中心的厂商,但在国外整体市场占有率很低,很多都是在国内提供的。其产品和功能尚未在全球范围内提供;自研能力依然薄弱:不可否认,数据库技术壁垒较高,但国内数据库厂商自研技术能力仍需提升也是事实。Gartner评估,腾讯云主要提供其他供应商的产品,而非自己的产品;功能和成本支持:国内云计算厂商在数据库服务的丰富性支持方面与国外巨头还有差距,在成本方面也存在差距。不太像预期的那样。Gartner调查的受访者还提到了高成本和不均衡的支持。总的来说,虽然国内数据库在市场份额上仍难以与国际巨头抗衡,但在某些场景下的发展速度和技术实力已经处于领先水平。包含在Gartner数据库报告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附:Gartner报告对国内数据库厂商的评价。阿里云是一家全球云计算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杭州,国际业务位于新加坡。提供云数据库(基于阿里云AliSQL)forRDS(RelationalDatabaseService)forMySQL、SQLServer、PostgreSQL等多种服务;云数据库Redis版;极地数据库;用于MySQL和PostgreSQL的混合数据库;用于Hadoop的ElasticMapReduce。此外,ApsaraStack还提供本地私有云设施。这家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深圳,为MySQL、MicrosoftSQLServer、PostgreSQL、Memcached、Redis和文档数据库服务(DDS)提供华为云数据库服务。尽管DDS不符合入选魔力象限的跨区域分销要求,但华为在中国市场的扩张速度很快,并开始开拓其他区域市场。在接受调查的客户中,DDS很少与AWS和Oracle以外的非亚洲供应商的产品竞争。DDS在用户调查中获得高分,在定价方式、集成和部署、服务和支持以及培训方面得分很高。除此之外,它在自动数据分发、高速数据采集和交易处理方面也获得了100分。SequoiaDB总部位于中国广州,提供开源、高可用、分布式多模式DBMS(基于文档[JSON]存储模型),旨在实现规模分布和弹性扩展。SequoiaDB支持用于内容管理用例的块存储引擎,支持完整的SQL引擎,与MySQL和PostgreSQL完全兼容,并支持JSONAPI。SequoiaDB在北美建立实验室,开始全球市场的拓展。在所有入选的厂商中,SequoiaDB多项得分高于平均水平,在企业客户评价中获得第三高分。客户特别赞赏其分布式和数据管理功能。腾讯云总部位于中国深圳,提供腾讯云数据库服务,包括MySQL、MariaDB、SQLServer、PostgreSQL、Redis、Memcached、MongoDB、CTSDB、TiDB和Greenplum的部署。此外,它还计划提供Oracle、SQLServer和Db2迁移工具和兼容性。腾讯没有被列入今年的魔力象限,因为它提供的是其他供应商的产品,而不是自己的产品。腾讯云虽然在北美、南美、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都有数据中心,但绝大部分业务都在中国。接受调查的客户对腾讯云的总体满意度、价值、产品功能、最终用户培训(一些评论说数据迁移服务的文档需要改进)以及编程的便利性等方面的评价低于平均水平。在定价方法中,集成和部署得分平均。受访者对定价、服务和支持(通常被认为是“免费”)、专业服务、安全功能和高速交易处理给予了积极评价。Transwarp总部位于中国上海,提供Hyperbase,一种支持JSON或XML文档数据类型以及空间数据类型和对象存储的多模式操作DBMS。建立在ApacheHBase之上的Hyperbase还包括一个与OraclePL/SQL部分兼容的SQL引擎。Hyperbase是TranswarpDataCenter的一部分,它包括多种数据管理技术,例如流、搜索和分析DBMS。客户对Transwarp的总体评价非常高,尤其是在易于操作和编程以及专业服务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