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全国携号转网业务正式开通。此前,工信部分三个阶段推进携号转网工作:2010年起,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等省相继试点;11月10日,其他26个省份服务上线试运行。携号转网业务自正式开通以来,受到了用户的高度关注,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对此,在今天召开的媒体沟通会上,中国移动解答了用户在携号转网过程中关心的诸多问题。据中国移动市场运营部营销管理处经理邢洪涛介绍,中国移动采取“四高”举措,全力保障携号转网业务的顺利实施,确保客户“带得上、转移得上”快,用好它。”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已累计投入约1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携号转网,完成了15类近500套重要网络设备的升级改造和配套系统改造,制定了500多个联合方案。调试测试场景,累计测试超过40万次。全面完成可移植性中转流程,有效保障端到端的业务体验。同时,中国移动还成立了服务专家团队,增设携号转网专座;开展多轮全覆盖的全员专项业务培训,培训人数超过8万人次。提供多渠道便捷服务,客户可通过短信、10086、中国移动APP、营业厅等多种方式咨询或办理;完善服务流程细则,切实保障用户自由选择的权利。中国移动市场部副总经理寿建国表示,携号转网的初衷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中国移动始终把客户利益放在首位,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服务水平。“我们欢迎社会各界对各种扰乱市场秩序、干扰用户选择、诽谤宣传、代客中转、代客投诉等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寿建国说,“我们希望携号转网是一种服务措施,而不是一种恶性竞争的手段。”由于携号转网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刚推出时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客户比较关心的是携带限制太多的问题。前期有客户反映,在办理托运业务时,存在托运条件不明确等问题。对此,中国移动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一是明确开展条件:结合试点期间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工信部的指导下,全行业进一步明确了“国五要点”和试点范围。八家受影响的企业。二是开通多渠道咨询办理:目前,已开通10086、在线APP、营业厅等渠道进行咨询转接服务。营业厅近5000个,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范围;并推出一对一服务:10086热线设立携号转座,为客户提供相应服务,线下营业厅设立号码携号转座,提供一对一咨询和服务;最后是限时结算服务:限时业务解决时限不超过24小时。?在携号转网过程中,还存在合约期过长的问题。比如一些老用户办理合约活动时没有注明合约期限,或者名号的合约有效期很长。中国移动也提供了解决方案。一是规范合同期限:全面梳理无固定合同期限和合同期限过长的协议,参照合同法有关规定,合同期限不得超过20年。二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合同期限超过20年的老客户,一律调整不超过20年;对新签约客户,统一执行新协议。三是推进协议可视化:中国移动积极推进协议电子化、可视化,方便客户和一线服务人员查阅。也有用户在携号转网过程中遇到好号难携号转网的问题。由于好号协议没有解除,客户无法直接携号转出。对此,中国移动表示,如果客户的好号协议已经过期,可以免费办理;客户好号协议未到期,且协议约定终止条款的,按条款执行;如果客户协议尚未到期,且协议未指定终止条款。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可在协议解除后办理携带手续。寿建国告诉记者,对携号转网的用户要进行必要的风险提示,有些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改革。“携号转网是一项跨运营商的业务,基础运营商进行了大规模的网络和系统改造,目前的互联互通范围远超三大运营商之间,需要第三方平台同步进行配套改造。”例如上网充值,由于系统切换有延迟,转口后立即充值或登录APP可能会受到影响。因为第三方充值平台没有及时同步转账数据,导致充值进港。再比如验证码提醒:如果第三方平台没有完成转账功能的改造,数据不能及时同步,导致发送短信请求路径配置错误,影响收集第三方验证码。“此外,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冒充电信企业员工,利用携号转网服务实施诈骗,我们需要高度警惕,严厉打击。”寿建国说。不过,他也认为载体携带会越来越规范。工信部将携号转网定位为惠民服务,而非行业竞争手段,出台“九条禁令”,在行业自律方面达成“五条禁令”。此外,运营商也在加快业务标准化,提升客户体验,解决共性问题。对于用户来说,目前对携号转网的看法会越来越理性。数据显示,前五省试点(2010年起),全行业累计转移用户仅占总用户的1.8%;近期在26个省份试运营(11月10日至26日),全行业累计转移用户仅7.2万户;业内调研显示,用户开展的原因是在资费趋同的情况下,他们更加关注网络质量和服务水平。11月10日至26日,26个省份携号转网试运营数据:中国移动36413户,中国电信25734户,中国联通16525户。中国移动用户数量最多;净用户数在市场上,中国移动有6248户,中国电信有6179户,中国联通有-12427户。万票率(工信部承载的投诉率/运营商总数),中国移动为0.03,客户万票率处于较低水平。相关阅读:后携号转网时代,用户和运营商将何去何从?2019年通信行业“三大活动”推介会召开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