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人工智能时代你还要为学习外语而苦苦挣扎吗?

时间:2023-03-12 11:21:10 科技观察

去年秋季以来,教育部印发的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规划和14项课程标准正式启用。在外语科目方面,新修订的课程计划在英语、日语、俄语的基础上,增加了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科目。近期,家长群和育儿论坛中,一些家长跃跃欲试,想给孩子在英语之外再学一门外语。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有人质疑:机器翻译会取代人工翻译吗?还有必要学好外语吗?机器自动翻译,还需要学外语吗?在中小学生的圈子里,一些心急如焚的家长近期已经准备好让孩子在课外学习“第二外语”。一位打算在寒假给孩子报读法语课外班的家长说:“很多校外培训机构都开设小学生零基础体验班,教材是专门为孩子改编的。现在英语是‘标配’’。如果你能多掌握一门外语,你就会更有信心。”目前,很多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的培训机构都开设了针对小学生的零基础体验课程。蓬莱路二小的学生家长卢先生说,一些开设法语、德语的高中与国外大学合作授课,掌握了语言的孩子未来出国留学的机会会更多,而上海很多小语种组织的宣传恰恰抓住了家长的心理——还是选择小语种好比起千军万马拼英语,竞争更小上海外国语附中开设德、法、日、俄、西班牙6种语言的外语课程,实行小班教学,开办双语班从预科开始,学生除主修英语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辅修一门外语。2017年起,根据国家对稀缺语种人才的需求,上外附中增设了阿拉伯语、希伯来语、意大利语等课程,鼓励有空余时间的学生选择两种及以上小语种。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是否还有必要学习外语的质疑,上海外国语学校附中校长舒定方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有必要重新思考为什么需要外语教育。即使机器可以自动翻译相关内容,外语教育依然不可或缺。“当机器翻译的能力越来越强大时,外语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交际工具,更重要的是培养认知和思维能力。外语教育应该成为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教育。组成部分。”在他看来,“双语平行”教学模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思维能力。不少同学在语言学习中总结规律,举一反三,成为真正的“跨文化、多语言”复合型人才,适应全球多元化发展的需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学好外语,更懂母语光明中学2017级“中法未来工程师实验班”毕业生马申元,通过法语学习培养了对法国文化的浓厚兴趣。现在,他已留学法国一所大学。“在学习过程中,我经常对比法语和汉语,对两种语言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2003年开始,光明中学就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学习法语的机会。除法语特长班每周4小时法语课外,其余年级开设高一一学期的热门课程,每周一课时。自编教材《法语与法国文化》培养学生学习法语的兴趣,了解法国文化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让学生用法语进行简单的交流。课程还延伸至光明初中、兴业中学、格致初中、大同初中、石坝初中、光明小学等。2012年,光明中学开设了“中法未来以法语为第一外语的高中一年级“工程师实验班”,与法国鲁昂工程大学合作。法语班的学生可以申请国内大学或直接进入法国大学。,加拿大等法语系大学。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舒定方用了一句保加利亚谚语,“你会说多少种语言,你就活过多少种生命”。在他看来,多学一门外语,就有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广度。语言使人聪明,帮助孩子长出探索世界的翅膀。反过来,通过学习一门外语,您可以更好地了解母语的广度和深度。针对“降低母语水平,外语往往被当作‘外科手术’”的争议?国家语委原副主任、教育部语文司原司长李玉明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超乎想象的,尤其是年轻人,学习了一门外语后,你会对你的母语产生更多的感情。多语言学习,切忌盲目跟风。上海越来越多的公立中学开展多语种外语教育实践。普通家庭的孩子不用上私立或国际学校,也能有更多的语言学习机会。以“日语好、多语种”为特色的甘泉外国语中学,有日语、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作为第一外语学习,学生可以在这里参加中考或高考。学校还提供韩语、俄语、意大利语和泰语作为第二外语。去年,该校7名学生同时被日本早稻田大学录取。近年来,德语班已有20余名学生被德国多所著名公立大学录取。当然,外语学习不是简单的机械练习。有些语言很难学,有些学生容易半途而废。外语学习不应跟风。和英语一样,学习任何一门新语言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家长需要三思而后行,慎重选择。“兴趣是语言学习最好的动力。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多语种学习是给那些有精力学习、有兴趣学习语言的人。‘与时俱进’的道路并不是简单的。”业内人士解释。如何创造更丰富的外语学习环境,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业内人士表示,关键是要尽可能多地创造使用和交流的机会。在引进优质师资的同时,增加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如开设民歌学习、诗歌童话鉴赏分析等多种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利用一切机会开展对外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