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90%以上的宽带速度达标,你达标了吗?

时间:2023-03-11 23:38:51 科技观察

中国IDC圈6月3日报道,虽然工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依然显示,一季度基础电信运营商固定宽带接入速率达标率超过90%,但“假宽带”的投诉和呼声并未终止。“假宽带”之所以不断创新,是因为二三线运营商采用的共享网络无法满足用户激增的情况,而官方的统计数据仅针对三大运营商。二三线运营商的速度都在测试范围之内。中国电信研究院副院长刘多表示,这份调查报告是基于国内主要互联网公司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基础运营商的数据样本得出的。样本范围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固定宽带用户,调查主要针对用户固定宽带接入率测试值与合同宽带接入率的百分比值,即“固定宽带接入率达标”。之所以普遍达标,是因为基础电信运营商为保证用户服务质量满足相关要求,在配置用户宽带接入速率时往往会留有一定余量。因此,大部分省份的宽带接入达标率均超过100%。有观察人士指出,宽带调查报告与消费者实际感受不符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中小运营商未被纳入其中,而这些企业的宽带运营屡遭诟病。因此,宽带调查报告也应将二三线及以下小型宽带运营商的网速纳入测试监测范围。记者从宽带研究专家处获悉,长期以来,不少用户对“假宽带”抱怨和抱怨,而出现这种“假宽带”现象的往往是小型宽带运营商。其实,“假宽带”这个词不够准确。“长城宽带、方正宽带等二三线宽带运营商采用以太网部署,属于共享网络,与基础运营商使用的专网不同。”业内人士表示,中小宽带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大多是靠赚取网速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来盈利。简单来说,在共享网络中,宽带速率受限于终端数量。当用户数较少时,带宽可达100M。一旦终端用户数量急剧增加,网络速度就会下降很多。带宽不匹配。早在去年7月,工信部就下发《互联网接入服务规范》,要求有线宽带平均接入率达到合同约定率的90%。一些中小宽带厂商往往难以做到这一点。明确具体的测试标准和方法,用户实际感知的网速可能与运营商承诺的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