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和CTO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是什么?有人说最重要的是解决方案的选择,有人说运营思维的转变最重要,但不管怎样,最终实现的还是软件的构建和使用。但现实是,程序员的工作越来越忙,写不完的代码,写不完的沟通流程,写不完的bug要解决。繁琐的开发过程不仅降低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也降低了软件开发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它甚至阻碍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为了顺应时代需求,低代码等产品相继问世,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研发人员的双手。然而,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和技术的革新,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低代码有朝一日可能会被取代。低代码的下一站在哪里?有人说是全栈自动开发工具。真的好吃吗?传统软件开发停滞不前,如今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软件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不仅推动了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也壮大了软件从业者队伍。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将保持较快增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将超过4万家,累计软件业务收入94994亿元,全年同比增长17.7%。平均人数809万人,同比增长7.4%。这显示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迫切性,但要全面实现数字化转型仍需面临多重挑战,其中软件开发是重要的一关。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对软件开发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据《“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我国目前的产业链供应链脆弱,存在断裂风险,产品处于中低端价值链;另一方面,产业基础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短板。另一方面,我国的软件开发方式比较落后,开发、测试、运维等环节都需要人来完成。这种依赖很容易导致项目成本高、开发周期长、代码质量低、团队管理难等问题。目前,此类问题日趋严重,短时间内难以解决。此外,更重要的是,在数字化转型的刺激下,现实的压力让软件开发者产生了转型的想法。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国内软件开发行业,2016-2019年研发支出复合增长率为14.4%,但利润总额复合增长率仅为10.7%。数字化转型之风盛行后,这一状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显然,传统的开发方式已经不适合数字时代企业的开发诉求,新的软件开发工具将掀起新一轮的热潮。全栈全自动开发,数字化转型新利器谈到新的软件开发工具,低代码平台出现得比较早,经过反复实践和应用,被贴上了“数字化转型利器”的标签。据IDC预测,2024年65%的应用软件将通过低代码开发,2025年70%的新应用将采用低代码/无代码技术开发。调查数据显示,85%的IT决策者都在积极拥抱低代码技术,认为低代码是他们不容错过的趋势。虽然低代码在开发流程、开发方式、开发时间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的开发模式,但它并非没有优点也有缺点。比如在市面上常见的低代码平台上开发的应用,都需要在各个低代码平台自身的基础上运行。创建的应用只能在平台上运行,不能实现应用的私有化部署;在低代码平台上开发的应用程序的知识产权属于平台,不属于企业用户。基于此,全栈自动化开发工具应运而生。顾名思义,它可以实现整个软件生产过程中管理、开发、测试、运维的自动化和集成。开发者只需进入流程图,即可完成软件全栈开发管理。全栈自动化开发工具出现的意义在于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与传统开发方式相比,可帮助企业解决因适应高速技术变革而衍生出的招工难、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等人事管理问题,并可大大节省人力成本;与低代码相比,据相关人士透露,虽然市面上出现了很多低代码平台,平台号称可以降本增效,但实际上大部分企业并没有从中受益。因为它只解决企业门户、数据操作和展示应用、基于表单的应用、业务流程应用等问题,无法支持没有代码的复杂功能和逻辑的开发。此外,基于工具的特点,全栈自动化开发工具可以大大提高软件研发质量,有效缓解传统开发模式带来的团队沟通不畅、开发周期长、代码质量低;一方面,避免低代码开发带来的安全隐患和功能缺失。最重要的是,全栈自动化开发工具可以不受行业限制,适用于全行业多场景的软件开发。取得了发展效果。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悄然兴起的全栈自动化开发工具或将成为新趋势。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软件开发方式,提高了软件开发质量,也提高了企业的软件能力,从而加快软件产业提前完成国产替代。创新软件开发方式,为企业“降本、增效、提质”保驾护航。现在全栈自动化开发工具的概念已经引起了业界的关注。但由于领域新,开发难度大,国内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市场。近日,一款名为SoFlu的软件机器人正式发布,或将真正打破市场空白,成为“全栈自动化开发工具”的代表。据悉,SoFlu软件机器人通过人机协作,一名普通程序员+一台SoFlu软件机器人,可自动完成软件的后端开发、前端开发、测试、运维,帮助开发者实现“一站式”一个人,一个项目”。据雷锋网了解,SoFlu软体机器人的核心功能模块是后端全自动开发平台,将于2020年11月全球首发。据飞算云智总裁陈定伟介绍,目前的互联网技术是基本上基于Java。在没有开发Java工具之前,前后端研发人员的比例大约是1:5。这是造成人工成本高的主要原因,而且开发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后端,所以首先要解决后端,也就是Java开发问题。目前,大约70%的Java开发工具都在使用IDEA,那么在国内能不能诞生一个Java的开发工具呢?SoFlu软件机器人率先实现了Java后台的全自动开发,让Java开发更简单、更方便。用户只需要在可视化界面上拖拽,平台就可以自动生成经过实践验证的微服务包文件,并可以直接Deploy到服务器上,这与很多人认可的低代码工具不同。所谓时间,是检验认知真实性的唯一标准。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代码问题,在后端全自动开发平台的基础上,SoFlu软体机器人先后发布了全自动测试平台和前端全自动开发平台。据悉,目前SoFlu软件机器人的后端全自动开发平台、前端全自动开发平台、全自动测试平台、全自动运维平台已实现全面互通,可配置、通过可视化方式进行管理和调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动,实现智能高效开发,测试返回准确,运维简单方便。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栈、全自动、智能化软件开发新时代,让“一人一个项目,十人等于一百人”成为软件开发的标配,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质量。以一个小型软件开发项目为例,在传统的开发模式下,企业需要6个人,耗时66小时完成需求分析、顶层设计、开发、测试、联调的全过程。完成整个软件开发过程需要3个人9个小时。此外,不少大中型企业已经通过搜风软件机器人享受到了第一波红利。在SoFlu软件机器人产品发布会上,中石油内购商城信息化负责人吕令敏表示,与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相比,需要外部开发人员。参与,投入技术人员27人,历时300多天,完成了大型电商平台系统的搭建。中国石油内部研发团队使用了5台SoFlu软件机器人,仅9人就在45天内完成了系统改造和上线工作。不仅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提升了团队的自主研发能力。通过中石油的案例,陈定伟总结道,SoFlu软件机器人实现了可视化界面的开发,提高了开发效率,规范了组件,保证了代码质量。对企业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平台稳定性和安全缺陷。企业创造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质量的价值。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发布会上所说,“如何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这是软件工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人们对SoFlu软件机器人的发布十分关注,充满了期待。从软件工程的角度来看,飞算SoFlu软件机器人的价值在于替代了大量重复繁琐的底层——通过标准化、自动化的流程,将人工操作水平化,降低了从开发、测试到运维的门槛,管理体系落地,技术经验沉淀在企业,形成复用的良性循环,全面提升企业IT生产力,帮助企业降本增效,达到提升软件的目标e开发效率和提高软件行业的创新速度。”写在最后,随着数字化转型理念的深入,降本、增效、提质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诉求。聚焦软件开发行业,以SoFlu软件机器人为代表的全栈自动化开发工具的优势已经开始显现,无论是从概念上还是具体应用上。但从目前的发展进程来看,仍难以获得市场的充分认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