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议定书》在1997年可以说已经实现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目标:减少全球变暖的发生。而这一过程将通过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降低到“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来实现。然而,IPCC于2022年4月4日发布的第六次减缓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清楚地反映了过去25年来取得的进展。报告得出了一个明确的结论:气候变化的许多影响是不可逆转的。但好消息是,如果我们注意并采取行动,一些非常严重的影响是可以避免的。自1997年《京都议定书》签署以来,已经做出了减轻气候影响的尝试。尝试范围从国际层面的多边气候政策到高度本地化的社区团体行动。解决方案的结果喜忧参半,一些解决方案经常因为实施缓慢而延迟部署。按照工业化前的标准,2050年将是我们预计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净零碳排放的最后期限,在此之前,大规模行动是当务之急。当可扩展性问题成为焦点时,使用市场进行气候管理行动的机制尤其令人感兴趣。自愿碳市场(VCM)就是这样一种解决方案。VCM力求最大化资金流动以支持全球气候项目。它将通过使用个人和组织分配的资金来实现,这些资金旨在从经济上补偿他们不可避免的碳排放。VCM颁发与特定活动和项目相关的碳信用额度,这些活动和项目显着且可验证地减少碳排放或从大气中去除碳。当碳信用分配给最终消费者时,排放量可以被视为抵消。这些碳信用额从市场上移除并分配给购买它的参与者。然而,即使VCM旨在利用市场机制,企业、政府和个人参与的动机仍然与经济现实不一致。这主要是由于昂贵且不透明的监管要求导致明显的市场失灵。据麦肯锡称,当今的碳信用市场分散且复杂。由于存在问题的信贷销售做法和有限的定价数据,“买家很难知道他们支付的价格是公平的,供应商也很难管理他们所承担的风险。”全球能源、制造和材料的碳氢化合物消耗量继续增长。反过来看,VCM的劣势在2022年尤其明显,全球排放量继续大幅上升趋势。探索可以打开市场和规模的新解决方案是当务之急。事实上,2020年扩大自愿碳市场工作组(TSVCM)的成立承认了VCM在扩大气候行动方面的作用。然而,这个市场中出现的主要障碍仍然需要解决。TSVCM汇集了金融界、气候领域和学术界的杰出人士。他们讨论了市场的机遇和挑战,就如何打开市场提供了详细的报告和建议。该集团现在已将重点转移到碳信用额度的供应上,似乎将市场需求方面的规模问题抛诸脑后。因此,另一组科技企业家一直在开发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合法地解除规模化壁垒。这个新团队为VCM提供了一系列区块链和Web3技术解决方案。区块链解决方案在启用新解决方案中的作用已得到认可,可实现有效的市场活动。例如,英国康沃尔郡的点对点能源交易试验将促进新加坡和澳大利亚当局之间的跨境贸易。传统市场向区块链技术的过渡是通过连接经过验证的稳健碳信用来实现的。这些碳信用额度由Verra和GoldStandard等领先的碳登记机构颁发,并颁发给基于以太坊的侧链扩展解决方案PolygonNetwork。这个过程将碳信用与区块链相结合,并为他们开辟了新的交易机会。通过这种方式,交易变得更容易追踪和交换。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托管在公共区块链上的交易的去中心化、透明和无需许可的特性。TSVCM估计,到2030年,VCM的数量将需要增长15倍之多,才能抵御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随着2021年10月的协调启动,碳桥接协议Toucan和绿色经济中的碳支持数字组织和其他气候技术组织正在激励将数百万吨碳信用额上链。一些著名组织背后的企业家扩大了VCM对区块链的影响,他们正在通过许多支持区块链的解决方案这样做,包括:完全销毁并从市场上移除,没有重复计算的风险。市场运作无需许可,数据可追溯,从而带来更高水平的参与和可审计的开放市场。自动做市商(AMM):创建高流动性池,以在已建立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例如Uniswap和SushiSwap)上实现透明和高效的资产交换。克服与OTC和非流动性市场相关的VCM的主要障碍。原生碳代币:通过将碳信用包装在基于区块链的代币中,碳信用继承了其他去中心化金融(DeFi)代币的功能。这允许创建可以与该领域内正在开发的其他创新交互的新型金融产品。例如,3月份推出的C3CarbonBridge使用了由Curve.finance率先开发的仪表。这些都为那些将碳信用带入市场的人提供了一套新的激励措施,这可能会为生态系统带来新的增长阶段。继承自OlympusDAO的DeFi2.0代币经济学:OlympusDAO首创的绑定质押体系,可转移至链上碳市场。这些可用于使代币化碳信用额度的用户和持有人能够通过锁定和永久从市场上移除他们的碳而获得奖励。在加密碳空间工作的项目和协议有一个共同目标,即优先对地球进行投资。这种专注于积极活动的概念可以产生比个人投资更深远的影响,被称为再生金融(ReFi)。通过在区块链上开发包容、透明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开始设想一个技术支持的气候解决方案,并更有意义地推动投资。人们要到2021年底才会真正开始采取行动,因此生态系统仍处于起步阶段。然而,这些项目,就像《巴黎协定》本身一样,都是数十年的规模。根据最新的可用科学,要实现我们的长期温度目标,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需要最早在2020年达到峰值,然后在本世纪末降至零。虽然我们未能实现第一个目标,但我们仍有机会实现下一个目标,为此我们需要广泛采用可扩展的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