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腾讯收购搜狗之前,我们在微信搜索上做了一个测评

时间:2023-03-21 00:49:41 科技观察

昨天,一则消息成功刷爆互联网圈:搜狗宣布腾讯向其发出收购邀请,希望出价20亿美元。收购搜狗,从搜狗CEO王小川的反应来看,此次收购成功的概率极高。一天之内,多家媒体分析了搜狗“搜索+AI”业务对腾讯的重要性。与如今叱咤风云的“AI四虎”相比,搜狗的语音识别和搜索业务更对腾讯胃口,报价也更高。这更便宜;此次并购的成功,将有助于腾讯壮大自身的互联网生态。但对于小雷来说,腾讯收购搜狗可能另有目的:完善微信搜索业务。深度文章难出人头地作为最流行的新媒体平台(也许没有),微信♂依然是各种媒体输出信息的重要工具。根据网易与新邦的合作调查,仅2019年10月25日一天,微信就产生了72万篇文章,其中2900篇阅读量超过10000次。由于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天雷科技的文章也成为了2900篇幸运儿之一。微信上还有很多像雷科技这样的自媒体。作为从业者,小雷深知内容传播对每一位媒体人的重要性。除了内容的“新鲜度”,最重要的是内容的深度。每一篇深度文章的起草背后,都是经过多次选题讨论、删减修改的结果,而微信就是一个保存这份劳动结晶的平台,平台上的深度文章也是小雷进一步深入的重要参考。学习。但遗憾的是,微信内置的搜索功能并不能很好地挖掘平台上的深度内容。其实小雷获取深度信息的方式并不是在微信内部进行的,而是通过公众号在36氪、微博、知乎等媒体平台发布的引流文章获取信息,然后返回微信订阅相应的公众号。从小雷的经验来看,其他平台的宣传对于每一个自媒体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文章只发在微信上,除非是直指社会现象的“通俗”文章,否则很难发到微信上。彻底排水。所以对于公众号来说,标题和内容同等重要,因为标题可以增加点击量,内容可以增加转发量。我们讨厌的“头条党”和“mimo体”,大概是成功搅动微信生态圈死水的。最好的策略。小雷认为,微信搜索的简单性是深度文章难以出头的重要原因。美中不足的微信搜索小雷以雷科技头版文章《华为P50、小米11的杀手锏,会是这个?》为例。本篇主要探讨未来手机旗舰的发展趋势,以拍照为主。文章阅读量达到3万。Tag下的相关主题被认为具有很高的阅读量。不过,小雷以“小米11”和“华为P50”为关键词分别进行搜索。在微信默认的搜索栏里,雷科技的这篇文章排在前50、60,之前的文章是不是很火?不会,除了前几篇,前几篇的阅读量一般不会超过一万,甚至还有只有几百阅读量的文章。点击进入文章的写作方向一看就是短信息型的,并不是深入分析的长文。随后的搜索结果更加混乱。小雷搜索的“小米11”是一个完整的词汇,微信却“巧妙”地将其与“小米+MIUI11”、“小米+双11”联系在一起。在前60篇阅读量超过3万的文章中,阅读量不足三分之一,大部分徘徊在几千篇左右。而如果我们按照微信内置的“阅读量排序”进行过滤,大量无关的新闻就会涌入其搜索内容。在这种筛选模式下,微信将“小米+11”的关键词搜索从标题扩展到全文,iPhone11、上午11点、11日发布会等无关信息也会涌入微信的搜索结果。本来是小雷的文章,如果微信老老实实按照“标题搜索+阅读量排序”的机制,搜索结果即使被“MIUI11”之类的关键词跳转,再烂也会排在前列20.而现在,这篇阅读量3万的文章已经完全淹没在2015年以来所有关于小米的文章中。在百度和谷歌上,“小米11”这个词都能被搜索引擎正确关联为“小米的下一代机型”10”,偶尔联想会分裂(搜狗的搜索结果只比微信好一点点)。并且在专业搜索模式下,你还可以从关键词中排除“MIUI11”,或者设置特定时间段内的特定搜索,最大限度排除无关信息。如果说阅读量有保障的微信头条文章是这样的话,那么不讲究阅读量的深度文章(一般是二三篇)就没有前途了。小雷的标题还是比较简单直白的,观众一眼就能看出关键信息。如果标题比较曲折,粉丝比较少,那么很多有深度的文章注定会被无关紧要的信息所掩埋。小雷在36氪等自媒体平台榜单上也看到过不少好文,但作者公众号的微信阅读量连一万例都没到。根据小雷的体验,如果你是一位关心社会民生,喜欢快节奏阅读时事新闻的朋友,微信搜索完全符合你的期待。但是如果你想通过微信搜索关键词找到一篇优秀的深度文章,很可能会让你失望。微信的自我提升事实上,微信也在努力改变目前“流量赢家通吃,深度内容退却”的问题。张小龙在2020年微信公开课上强调,在人人都能创造的时代,微信希望长尾小号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微信更精准地把握筛选推送的尺度,让用户能收到海量信息更多更好。从今天腾讯收购搜狗的消息,也可以看出腾讯对搜索的重视。此前,搜狗的搜索业务支持知乎等网站,大大提升了这些网站的搜索质量,实现了内容的“内循环”。之后,搜狗还与腾讯合作,支持微信内容站外搜索。腾讯此次收购搜狗,或许是希望搜狗成熟的搜索商业模式能够成功打通微信相对孤立的生态模式。当百度等巨头开始尝试“跳出搜索框”,寻找下一代搜索时,微信这个全民应用终于开始补短板了。